第182章 话本子(3 / 4)

听他讲了种洋芋的过程,还把他的故事引经据典给升华了一下,对照着解释了文章,深入浅出,比陈夫子好多了。 喜欢就好,好的老师如同好的引路人,实在是太重要了。 吃过晚饭,闹腾了一天胤禟去睡觉了,胤祺坐在炕上逗弄着胤禌,同他咿咿呀呀地说话,约莫是有胤禟这个混世魔王在前,胤祺对着小孩极有耐心,手在胤禌的小肉手和小脑袋上摸了摸,“额娘,我今天不想回阿哥所。” “行,反正你的卧室也在。”郭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也想和胤祺多待上一会,“明儿早上,让晋喜早点叫你起床,你从翊坤宫直接去昭仁殿。” “好,额娘真好。”胤祺说道,他听说大哥和三哥每次回宫请安之后,必然回阿哥所居住,四哥因为小六的原因,也经常歇在佟额娘的宫中。 郭宜揉了揉儿子的脸,“那可不!” “额娘,后天我要丰泽园了。”胤祺说道,此次去丰泽园是同汗阿玛从各地搜罗出来的种地好手交流一番,他这心中还有一点点的紧张。 “怎么了?”郭宜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先前不也是去过吗?” “但是这次要见很多人。”胤祺说道,还要交流,“万一我说错话了怎么办?” “没关系的。” 郭宜说道,她已经见识过了权力的力量,真要是说错了,旁人也不会如何,“你若是怕说错了,便多听多想少说,有了自己的想法再一一去验证。” 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好。”胤祺点点头,半躺在一旁的迎枕上,侧着身子逗弄胤禌,“额娘,种地除了研究农种、肥料还能研究什么?” “怎么会问这个问题?”郭宜问道,农种就够有些人研究一生了,瞧胤祺这话,似乎有些不满意现状,做事情可不能好高骛远。 “儿臣想要很快地解决百姓们的饿肚子的问题,但是总觉得很慢,好似使不上力气。”胤祺有些气馁,原先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才敢说出让天下百姓饿肚子的问题,如今真正地面对了,才知道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 这便是有心无力了,郭宜想了想现代社会的温饱问题也是过了很多年才解决的,便道:“此事非一日之功,也并非一条路可走。” 胤祺看向自己的额娘,心中还是疑惑难解。 “百姓饿肚子的原因,不只是因为粮食低产。”这个问题于郭宜而言,还是有些难度,她只能根据自己听说过的农业政策,尝试解答胤祺的疑惑。 “啊?那儿臣种植试验田岂不是白费力气?”胤祺闻言更加失望了,小脸皱了起来。 “那倒不是。”郭宜说道,“百姓吃不饱,可能是因为天灾,是因为地少,是因为赋税,是因为低产,这些都会成为原因,要解决这个事情,并非一蹴而就。” 记得在大学时候去支教,她听当地老乡说种植田地还能得到国家粮食补贴,可见政策转变之后,只会越来越偏向于农民,“你汗阿玛减免赋税,可以让百姓手头多留点粮食,你研究出高产农作物,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不能说种植试验田就是无用之功。” “儿臣好像明白了。”胤祺若有所思地说道,“就是说儿臣种植试验田还是有用的是吧?” 郭宜点点头,“当然是有用的,好的种子得要配合好的种植方法,你提前试验过,便能让老百姓少走许多弯路,而且还能不断地发现新的方法,来造福百姓。” 胤祺想了想,点点头,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儿臣……就是……也不是想放弃……” 郭宜瞧着自己儿子的脸都快憋红了,便道:“在额娘面前不必觉得羞耻,迷茫是因为你走在一条没人走过的路上,每一步都要自己亲自去试探,额娘也好,阿玛也罢,都只能给你建议,旁的都需要你自己慢慢摸索。” 胤祺嗯了一声,心中稍稍安定,额娘就像是深夜里面的那盏灯,只要自己想起来,什么时候都会在,故而嘟嘟囔囔道:“额娘要是能一直陪在身边就好了。” 郭宜听得忍俊不禁,心中暗想,等你有媳妇了,说不定就会觉得额娘碍事了。 胤祺说去丰泽园,也只是待了三天就回来,回来之时情绪高涨,因着请了四天的假期,他便一溜烟儿地跑回了翊坤宫。 康熙还想问问他情况呢,结果去阿哥所扑了个空,笑骂道:“这小兔崽子,跑得可真快呢。” 一边说着,一边朝翊坤宫而去。 另一边,胤祺换过衣服,躺在炕上,身上趴着小十一,旁边是正给他捶捶腿的胤禟,今儿胤祚没来,皇贵妃说下午再过来。 如今胤祚的情况愈发地见好,对身边人说话已经有了些反应,虽然也不会搭话,但是日常生活中的要求完全没有问题。 对此,康熙已经是很满意了,还特意去给祖宗上了香,以昭心诚。 “额娘,他们真的好厉害啊。”胤祺感慨道,一提到种地,谁也不服谁,前面还能和平讨论,后面恨不得撸起袖子干仗。 若不是旁边还有盯着的侍卫,恐怕真的要打起来了。 “额娘,你知道吗?”胤祺突然坐起了身子,趴在他胸口的胤禌整个人如同一只可爱的小乌龟仰倒过来,四脚朝天。 好在胤祺也有分寸,用手兜住了胤禌软乎乎的身子,胤禌被逗得咯咯直笑。 胤禟在一旁直叹气,“傻弟弟。” “什么事?”郭宜将胤禌抱起来,放到一边,又让胤禟陪着弟弟玩会。 “有个人跟我说他的故乡一年四季都很炎热,还说来京城之前都没有见过雪呢。”胤祺瞪大了眼睛,满脸都不可思议。 “可是广东一带?”康熙一边问着一边进了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