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宋朝4(4 / 25)

死后,仅罢去田钦祚内职,出外任房州团练使。

再加上赵光义北伐期间,军中发生‘士卒夜惊,意图谋立太祖长子’,宋辽两军还没交手,军队就开始图谋赵德昭为太子。

所以更加印证了军队诸将,并不是完全服赵光义】

赵匡胤回身一拳再打到赵光义身上,发疯似的怒吼:“你这厮就没深问过,就这么糊弄过去?”

他更想问的是:军权未稳,为什么要这么急匆匆地拔向幽州之地?

血再次溢满脸的赵光义满腹委屈:那是他未来做的事,跟现在的他又有何关系?

而满朝文武嘴上劝着赵匡胤,眼神却飘向殿上头发花白的郭进。

郭进历经后晋、后汉、后周三朝,乃是当世名将,虽然好杀人严士卒,但人家上能开疆拓土下能保家护民,做卫州刺史时还被洺州百姓立碑颂德呢!

没想到他结局不是马革裹尸,而是自裁于世?

把赵光义打了个半死的赵匡胤回身执起郭进的手,泣曰:“朕对不住你啊!你镇守西山十多年,使我无北顾之忧,没想到...”

赵匡胤张了张口,黝黑的脸庞臊得通红,胸中郁气全赌在嗓子口说不出来。

一直沉默的郭进躬身开口:“陛下对臣之心,臣如何不知呢?”

说罢起身,眼神若有若无地飘过满身血迹的赵光义道:“这天下武将,俺们认的也只有陛下!”

【不管怎么说,剑指幽州是既成事实,或许是为了更好地掌控军权,赵光义按下打下诸军的赏赐,仅仅略作休整就开始北伐。

至于过程...】

天幕沉默良久,直接跳过:

【战场上焦灼时宋兵并没溃败,辽国也没有占据主场优势,两方援兵都被击退,作战主力还是两方直属部队。

这关键时刻双方比拼的是谁能率先吞掉对方,谁就能获胜。

显然赵光义不比辽国能抗,正所谓兵法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见形势不对,万军之中他跳上驴车而逃。

正巧辽国主将耶律休哥中箭无法骑马,见宋主将要逃当即举箭三射中两箭。

赵光义想逃,耶律休要追,双方主将同时受伤的情况下驾驶驴车,在高粱河上开展了一场激情车技比赛。

双方抛却各自同伴越过千军万马,在尘土飞扬中你追我赶共唱‘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

最终宋帝以超高的车技‘驴车漂移’打败游牧民族,勇夺高粱河车神称号,为汉人赢得赛事冠军,大家热烈欢迎!】

‘啪啪啪’的鼓掌声让历代

帝王脸色发沉,不管宋太宗如何无能,但他也是皇帝,后人这种明嘲之色简直是把帝王脸皮踩在脚下!

但…他们脸皮被踩在脚下又如何?

历代帝王伤不了天幕半分,害不到后人半根毫毛!

赵顼(宋神宗)神色屈辱地盯着天幕,他欲变法初衷,就是认为要变法强国,横扫祖上折辱。

他咬紧了牙关,想的太宗每有阴雨腿伤就疼,心下就翻腾得厉害,昔年汉高祖有白登山之困,汉光武有冀北之厄,甚至连唐初也有顺突厥之耻。

我赵氏子孙当雪此耻,可惜…他双目紧闭,吞下心中血泪…他大宋变法终不成功吗?

刘彻心中浮起一句话:将士立功却不犒赏三军,乃为君大忌也!

他摇了摇头点评:宋太宗太过急功近利,想到宋北伐他心中一动转头问众臣:“尔等激战当如何?”

卫青沉吟几许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后人也太过苛刻。若是臣领兵,臣会引辽主力大军来救,然后取其首以此震慑辽军快速取得胜利。”

刘彻点点头,仲卿之举宋太宗无法使用,天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更不用说扎入大军取敌将首级。

仲卿之法是将军之法,而非天子之法。

如果换作他...刘彻五指轻敲案桌:他身为正统无须亲临前线为自己揽功。

天子当以身镇国,打仗自有将军争功!

就算不是正统即位…嗯,可以看看他大父汉文帝嘛,唉,刘彻得意地叹了口气:先帝果然爱我,倾心朕便废刘荣立朕为太子,怕朕受太后遏制强撑病体办冠礼。

生怕朕掌权时受到一丝委屈,先帝真的好爱我,朕想先帝了!

【当然这么丢人的事宋朝并没记录,此记载出于辽国,辽国对这场战役描述较为客观,但这介于赵光义出神的技艺,网友‘亲切’地称他——驴车车神!】

【实事上赵光义跑到涿州(河北保定北部)时,宋兵才真正全线溃败,溃败不说还找不到皇帝。

宋军上下找的皇帝去哪了?

他绕过涿州去金台屯但宋军不知,找不到皇帝的情况下,北军准备拥护赵德昭为新帝,但没能成功,因为换天落定之前赵光义回京亮出身份重归大宝。

最后因战局不利,攻克北汉的军赏迟迟未至,赵德昭为未得赏将士请赏,于是赵光义说出‘等你做了天子再赏也不迟’的话,然后赵德昭卒】

刘邦自言自语:“那赵德昭就这么死了?死得也太容易了。”

如果是他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