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9 章(2 / 3)

的建议是趁着北京、上海的房子还没有涨,买房。股市,其实您说得挺对的,不可能一直都能赚到钱。但房子买了,可以收租。而且看这趋势,也是要往上涨的。比较的稳当!”

林爷爷道:“那你都能当个小富婆、小包租婆了。还都是这两年挣到的。你扪心自问,你真的还想回去么?”

肖晚摇头,“其实不想。”

“不回去,你十年寒窗苦读浪费了么?”

“没有,我现在能拿这么高的工资和分红,其实大都是靠了我读了大学。”

林爷爷停下脚步,“那你放不下的是什么?”

肖晚道:“我妈吧,从小天天跟我念叨士农工商,要我好好读书。说我赶上了好时候,可以参加高考!千万不要随了我爸的想法,就图将来可以接班。”

如今事实证明,她妈妈说得没错。现在哪还有能接班的啊?

她爸自己都早就是拿半分工资了。还是靠着林家的关系才在程澜姐那里找个活儿干。

肖晚是1970年出生的,7岁刚进小学的时候就恢复高考了。

所以,她真的是寒窗苦读,然后考上的中央财经大学。

如今一下子要放弃,真的很难切割。

但不切割,她回财政部又不会有

什么好的发展。

而且在程澜姐那里上班的这两年她真的活得很恣意。

是,

她现在买房、炒股赚到钱了。这会儿到手的都有八、九十万了。

都够在北京买好几l套房,

收租一辈子都够吃了。

回去坐办公室也一世衣食无忧,根本不用在意那点工资+奖金。

还分不分房子给她也无所谓了!

但她在程氏是当大区经理,管整个北京片区的生意。

回去原单位继续让人呼来喝去的打扫卫生,还是当一个老油条、老板凳?

她还是想过得更快乐一些。

林爷爷道:“你对于所谓的‘士’这个身份,你是怎么想的呢?”

“方远和我说,我和小俞既然已经决定要结婚的,那将来我的孩子要重回到这个阶层也不难!外公,我不想回财政部了。”

这是肖晚头一次明确的提出自己这个想法。

林爷爷道:“如今讲经济挂帅,商人的地位已经显著提高了。你看你程澜姐,哪怕是嫁到你高煜哥那样的家庭,如今都没人敢说她是靠夫家。都说的是高家娶到她是赚了。以前科考中了进士,出来是直接当官。再怎么也是个从七品的县丞,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副处级。”

肖晚笑了一下,“我估计回去一辈子都未必干得到副处级。”

嗯,好的,想清楚了。

肖晚挽着外公回去了。出来溜达一圈,林爷爷觉得舒服多了。

他就不习惯一天到晚都在家里吹空调,没有户外活动。

说起来人家南方是暖冬,北方虽然冷但集体供暖。

就这不南不北的地方像是四川,湿冷湿冷的。

肖晚听了他的抱怨道:“那您干脆别回来,让其他在四川的人过去过年啊。”

反正大舅年后又要去海南了。

“要给你外婆上香的嘛。”

肖晚就没说什么了,这个不能挪移的。

回去之后,听到家里人在议论私企退休待遇的事,肖晚这才知道程澜焦虑得病了一场。

林爷爷道:“这件事相信组织就对了。”

林锦熙道:“老爷子,您是正师级离休,享受副军级待遇。您当然可以安心啦。当然,这是您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应得的。但别说私企,就是我和嫂子目前都不能确切知道我们以后退休了会怎样啊。暂行的是按照以前的百分之九十拿,可没有明文规定来着。”

1949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都算离休。待遇都不用多说,生老病死国家全管,离休工资也高。

但那之后参加工作的,现在也该开始退休了。国家目前读这部分人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章程呢。

是,肯定不会不管,但具体怎么管呢?

林家的人目前都在体制内,他们只用管这部分人就好了。

但程澜那里三万员工,以后可能还要增加,她确实得愁一愁他们老了养老的问题。

林爷爷道:“在过年呢,过了初八我打电话问问吧。肯定已经有章程了,1950年参加工作的确实是60来岁了。而且女干部55岁就要退休,已经退了一部分了吧。”

⅚本作者清澜皓月提醒您最全的《八零年代大院养女》尽在[格*格党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