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 / 3)

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想从事的职业挂钩。

因为职业很可能是要从事终生的,当然得是感兴趣的。

那八小时以内才会有乐趣。

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再看下祖国当前最急切的需求。

把这个需求和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

至于她对现状不满,那完全没问题。

不满是向上的阶梯!

制定目标,然后把潜力发挥出来,一步一步的达成就是了。

他对她有信心!

还有打篮球的问题,冲撞是难免的。有人底座很稳,用的是类似于扎马步的办法。

但那是细水长流的功夫,短时间门里难以提高。

他教了程澜卸力的几个技巧。有些类似于道家的‘四两拨千斤’的巧劲。

写好高煜又往里放了本校西门和隔壁京大一塔湖图的两张风景明信片。

下午去上学的时候就在学校的邮局投递了出去。

程澜倒是不知道回信已经寄出,她这会儿在林爷爷的书房接电话。

楚锦程下午四点半打过来说货收到了。

他把其中一半按照上浮三成半

的价格转手批给了以前在黑市的五个熟人。

7

№清澜皓月提醒您《八零年代大院养女》第一时间在[格格党文.学]更新,记住№

这一半的货物程澜得182元。

扣掉5毛搬运费和半个月的房租6元,汇款单上是175.5元。

嗯,她还另有12元的成本要扣除。

还说他几个哥们一样一样拆了货来看,都说成都的货就是好。

他们以前比较有门路的人也就是去X山市里拿货。

市里半天可以往返,成都还是远了点。

让她下次再多进点其他的。什么门类都可以,只要是日常能用的。

下头乡镇太缺东西了,什么都缺。

他们都尝试着卖一下,看哪些最畅销以后就主要进哪些来卖。

不过他哥们那里也说了,如果卖不掉的就要退货。

当然,价格要视离保质期的长短而定。

但据他做的市场调查,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现在是卖方市场,供不应求。

中国别的不多,人多啊!人多货少。

“嗯,那就这么着吧。看来第一次的奖金我还非得给你不可了。”

程澜再次感觉到和楚锦程合作的好处。

他是专业的啊!直接就转手出了一半的货。

半个月售罄看样子是没问题了,得给10%的利润分红。

她得算一算才知道该给多少。

而且,这还和楚锦程卖出去的零售价有关呢。

批发能赚35%的话,零售至少能赚50%吧。

这第一次一共是285的成本。

她就先按五成算。

175.5+210-12=373.5元。

如果以半月为期,还要再扣掉14元的看店的费用,那就是357.5元。

那利润就是77.5元,分楚锦程7.75元。

还不错,半个月她能赚70元呢。

楚锦程半个月全部收入则是36元。

他没有风险,所有风险都由程澜承担着,本钱也是她出。

所以,她这一趟赚得多些也是应该的。

只从赚钱的角度,程澜觉得他应该更愿意搞批发,省事。

不过程澜要让乡亲们看到她做的是正当生意,不会被抓。带动七伯母等人也跟着做生意。

他也一样。

这样他被运动搞得跟惊弓之鸟一样的老娘才能安心。

而且,其实看店子不耽误他的事的。

他可以照常去干农活、去做其他事。让他老娘或者姐姐、妹妹看就是了。

分她们一笔看店的钱,省得她们觉得自己是吃闲饭的。

那零售多赚的钱相当于给他家人了。

程澜也没意见,她反正就给一个人的工钱,楚家不管是谁看店只要把东西卖出去了就行。

他俩前期合作应该没问题



楚锦程不敢一下子做太大,

步子迈太大了他老娘和姐妹可能会害怕。

而且,

十一届三中全会毕竟才开了5个月,大家也是在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