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2 / 3)

她这几年才这么拼一定要考上京大吧。

看来动情应该也挺早的。

好的对象是能让人更上进的。那不说最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么。

日历一页页翻过,很快来到了六月底。

已经是最后的时刻了。

马丹阳和徐懋宁放暑假回来了,邱鑫泉也回来了。

林琅没回来,说是有去外交部实习打杂的机会。

闫淑芬打电话确认过,确实有。北二外抽调了一些英语特别好的师生去打下手。

以前华国人学外语,那都是学的毛熊国的语言。

英语是近年才开始有点受重视的。至今中学都还没有开展英语课呢。

像林琅这样从小耳濡目染的,可谓是凤毛麟角。

而康泽那样的家境,英语居然也特别厉害并且能被外交部看重。这就难能可贵了。

他可不是只会小语种的。

另外,闫淑芬还从父亲在外交部的熟人那里打听到,康泽也许之后会被借调到外交部。

干得好可能就直接转岗,不在北二外当老师了。

王维娜也没回来。她又去跟着巡回表演去了,还是作为替补去的。

她没跟乐团的人说她的家世,说自己是去接地气的。

她的技艺据林琅说是越来越精湛了。

如今乐团里不少人对原来的小提琴手都有

些微词了,还不如个替补。

林锦熙带着儿女也回来了。

林师长直接让她们去电梯公寓那边住,说那边给她们留了固定的房间。

这样子也不至于最后几天影响程澜的复习。

将军楼这边的人大多数没有立即交楼就搬家。

程澜的熟人只有瞿家一家三口已经搬进去住了。

140平米的电梯公寓跟30平的筒子楼套间,肯定选前者啊。

大院里的人都说可惜赶上了计划生育,不然真该多生两个把房子填满。

林锦熙想到那一家三口跟她们在一层楼,有些不想过去。

她现在家庭生活完全是在凑合过,不想去看初恋男友一家子甜甜美美的。

“为什么啊,爸爸?”

林师长道:“别打扰到澜澜,高考呢!”

林锦熙只能‘嗯’了一声,行吧,高考最大。高考能影响人后半辈子的兴衰荣辱。

她和瞿程当年要是当年能正常参加高考,哪会有这后来的许多事?

肖晚挺开心的,“外公,等程澜姐高考完,我们就可以继续去走长征路了。”

她今年初一,已经在开始蹿个子,看着比十一岁的林墨高了不少。

林墨道:“程澜姐要去北方避暑,她今年不参加。”

程澜姐不去,估计懋宁哥也不会去。

还有他姐也没回来,后勤那块缺人。

本来还以为鑫泉哥去学医了,去年人手上的不足就可以弥补一下的。

高家两个姐姐也没说要继续参加。

这一下子少了五个主力,不知道鑫泉哥、维汉哥、广峰哥还有丹阳姐还肯不肯带他们小孩子去啊?

肖晚失望不已,“我们走着、走着不也是在往北方走了么,越走越凉爽啊。而且不是很快要爬雪山了么?”

林墨小声告诉表姐,“程澜姐和高煜哥处对象了,她考完了是要去部队探亲。避暑只是一种说辞。”

旁边吃水果的林锦熙听到了,她瞪大眼,“谁,你说程澜和谁处对象了?”

“高煜哥。”

等着表姐弟俩和肖晨跑到程澜的录像厅看录像,林锦熙忍不住问道:“爸爸,这样好的联姻机会干嘛不留给咱家小琅啊?”

高家的门第多高啊!

就算高伯伯三月份到点退下去了,他在军中的人脉是非常惊人的。

高家三兄弟都才四十多,职级已经不低。

甚至第三代都很厉害,肉眼可见还能兴旺几十年呢。

跟高家攀了亲家,对未来自然是大有好处的。

虽然程澜也算是自己人,但小琅肯定更亲啊。

林师长道:“这都是孩子们自由恋爱的结果。”

林锦熙静默了一阵道:“她怎么那么好的命啊?我看将来小琅找的人八成不如高煜。她不是来了咱们家,跟高煜也熟络不起来。”

这光是沾大了!

林师长蹙眉,“你程叔和老连长、方大姐的关系也很好的。而且,她又不是来了咱们家才认识的高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