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2 / 3)

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她就唱了一送,后头的歌词有些记混了。

程澜拍拍林墨、肖晚和孟家成的肩膀,“听到没,愁绪万千都要压在心间。因为我们还有自己的新长征、新征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老前辈们推翻了三座大山,让老百姓站起来了。他们完成了他们的使命,我们80年代的新一代有我们自己的使命。”

“什么使命?”三个小的看着程澜。

程澜道:“站起来后还要富起来才行啊,国富民强!不管将来咱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现在就好好学习,将来才可以为国富民强添砖加瓦。体会到这些,才不枉带你们来重走一趟长征路。”

这一路他们走了四十一天,一直按照红军长征的简化路线走到了四川境内再坐车。

于八月三十日回到了成都。

一路上各种状况迭出。

突然下大暴雨,撑伞也没用,全部淋得瓜兮兮的这种算是小事件。

当时真的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找不到。

林墨还幽默的道:“慢慢走好了,反正前头也在下大雨。”

马丹阳哭笑不得,“瓜娃子,你要淋雨你自个淋。早一点走到旅馆就可以早一点休息了。”

程澜薅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道:“那时候红军

的伞比我们的破多了,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徐懋宁笑道:“怎么过来的?扛过来的呗。一万五千里都走下来的人,但凡不是牺牲了或者是身上留着旧伤,其实都挺高寿。相当的锻炼体质啊!老总活了90,主席活了83,总理要不是得了癌症肯定不只78。”

两人都淋得挺狼狈的,一人揽了个小的一起走。

这会儿大的、小的雨中相视一笑还都挺乐呵。

高灿跟高灵也挽着手走在一起,“我觉得我们干脆别打伞了。这风太大了!反正全身也湿得差不多了。不打伞还省力气呢。”

这会儿徐懋宁已经痊愈,康广峰就是一个人撑着伞。

他收起来试了试,“我觉得这个提议可以,省好大力气。”

于是都把伞收了起来,顶风冒雨的前行。

还好大家体质都不错,到了旅馆加钱请老板娘熬一大锅姜汤喝了,竟然都没有感冒。

林琅准备的常备药也没有用上。

半道还经历了一次肖晚生病。

当时她喊肚子疼,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肚子疼有很多原因,林琅只能试着把着凉肚子疼的药和水喂她服下了。

徐懋宁带着邱鑫泉爬到山上用带的匕首砍了两根粗壮树枝下来。

“所有人把背包里带的外衣都拿出来。”

都带了一件或者两件,最后凑了一十来件外衣。

徐懋宁拿来绑在两根树枝上做了个简易的担架。

他和邱鑫泉、王维汉和康广峰轮替着把肖晚抬到的附近乡镇。

程澜想起自己那次阑尾炎,生怕肖晚也需要赶紧做手术。

徐懋宁已经抬过担架换下来了。

看程澜脸色有些发白他道:“没事,看情形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就算是,只要到了镇上找到电话找老爷子们的老战友求助,也能马上得到救助。”

程澜点点头。

幸亏有徐懋宁这个带头大哥做主心骨。更幸亏后半程他已经痊愈了。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看了靠谱的他一眼。

徐懋宁冲她笑笑,然后便走开了。

高灵和高灿看着这一幕有点发愁。

大哥远在几千里外内蒙古啊,澜澜遇上事他这会儿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而且这里这么多人,也没有找他帮忙的道理。

高灵道:“不只呢,大哥当兵的长年累月在外头不着家。有事的时候是真靠不上。”

高灿小声道:“幸亏徐懋宁也是当兵的。”

“那还会有别人呢。程澜都还没有上大学,回头考去了京大,大哥的竞争对手一定更多。唉,反正军嫂都挺辛苦,哪怕是家里条件好。我以后不找当兵的。”

幸好,小诊所的医生说只是着凉。在那里输了一瓶液,休息了大半天就没什么事了。

程澜松了一口大气。

等终于回到成都军区大门口,大伯母、锦熙

姑姑、邱妈妈、徐妈妈、马妈妈和众人一起迎出来。

锦熙姑姑看到女儿脱口就道:“看你们这样子,

路上遭大罪了吧?”

肖晚黑了几个色号,

人也瘦了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