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4 章(2 / 3)

话叫程澜出去在录像厅那边开会。

十多天来回这么奔波,楚锦程明显消瘦了。

“现在才知道我们之前用徐雷的车队,比自己认为的占了更多便宜。”

“◂”

那路是一段一段的修的,不彻底通车全程绕来绕去。

原本单程就是11个小时多了。

如今谢师傅他们简直是叫苦不迭。哪怕是两个司机轮着班开,但拖的时间太长了。

坐车的人也少了许多,太麻烦了。

如今干脆改成了两天一班。

好在X山还能走火车运输和水运。不是全靠着成都这边运货下去。

楚锦程道:“所以,你和支书的意思是再冒险从南方运输还是利润少掉一多半从X山运输?”

程澜道:“再被抢个一两次,真的要承受不起了。抢匪也有枪!那就少赚一点吧。”

以前一个月四千的利润,这样得暴跌到一千五。

还有八个月才通车,得少赚两万。

好处是之前的经销商和散客都能留着。

楚锦程道:“我想去看看从重庆等地进货会怎样。”

“还不是有危险。从X山进货最稳妥,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全程

多安排些人手押车。这样风险是别人担了。”

“”

⒆清澜皓月提醒您《八零年代大院养女》第一时间在[格格党文?学]更新,记住⒆

程澜道:“要增加其它生意的话,能不能纳入小卖部的经营咱们还得再商量。我的意思是你如果看中了其它生意,就和我一样,自己单干。”

楚锦程‘嗯’了一声。

“其实就八个月而已。一开始我们也没想过小卖部能做这么大啊。”

“可是挣过一个月一千五六,让我退回去挣一个月几百有些不甘心。我要养家糊口的,又不像你吃住在林家,学费都有人交。而且你录像厅的生意真的是很好啊。”

程澜道:“我都没放琼瑶的片子了,不然女客人能更多。老百姓的文化需求还是很大的。”

目前国产的片子实在是屈指可数。

港台那边的片子,文化背景、三观和内地人最贴合。比其他国家引入的片子更受欢迎。

不过上次放了《窗外》引起轰动效应遭禁后,程澜就没再放琼瑶的片子了。

不是因为文化馆不让她放。

实际上如今成都的好些个录像厅都在放。

是因为程澜自己看了看琼瑶的小说,看多了感觉有点不对。

一开始看《窗外》、《海鸥飞处》、《彩云飞》等等她还没觉出问题。

就觉得人家的感情写得好好,很细腻。

但看到《碧云天》,公开宣扬妻外有妾,歌颂出轨男和第三者,她终于觉得不对了。

然后她又看了一本《新月格格》来印证,确实就是在歌颂出轨男和第三者。

小地主又告诉了她琼瑶自己就是个第三者。

而且是给出版公司的老总平鑫涛当了八年的小三,逼得原配选择了离婚。

程澜大呼受不了,这三观都不正啊!

再有,之前放《窗外》大家都坐车来看,那是因为别处还没有录像厅。

如今都有了,也就不会再坐车来看。

而她的录像厅开在军区附近,批发市场卖货的、进货的还是以男的为主。

搬搬扛扛是体力活啊。

所以,武侠片、警匪片更加的受欢迎。

她就干脆不放琼瑶片了。

程澜想到这里看看小地主,“你高考不考了?还有40天就要高考了啊。别急在一时了,至少等高考过去了再说。虽然咱们这次亏了七八千,但改从南方进货这半年,咱们赚了两万出头。扣掉这次还有一万五呢。剩下还有八个月,还能赚个一万二的样子。不亏就很好了!”

在治安大量好转前他们决定不再冒险去南方进货了。

还是用别人进的现成货吧。

这是程澜和支书求稳的决定,楚锦程最后叹口气接受了。

直接从南方进货,利润真的要高不少。

但是有人、有枪都被抢了,再被抢两次真的不用干了。

程澜道:“哦,给你讲个笑话。”

她把夏老板怀疑他俩要竞争承包这个批发市场的事说了。

“我俩哪有那个钱啊?”

如今的批发市场,要想承包下来没有一二十万的身家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