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5 章(2 / 3)

可是村里的大事,他和程澜不能都不在。

程澜上高中那是走不开的,他一个旁听生可以。

再说了,程澜没有出工的义务,他家还有九天的工要出。

怎么都得回去处理了。

另外,前两天支书打电话来,说程昕还有三天义务工得出。她户口还在村里呢。

年底分猪肉的时候她不在村里,她父母拿回去吃掉了。

但轮到出工,他们不愿意替程昕出。

程澜接到电话便转告了程昕。

程昕听了楞了楞,她完全忘了这茬。

不过,说这话的是支书。

当初程澜一家三口去逛县城了不在村里,她怀着程杳被家里赶出去,是支书给找的地方住。

于是,她就打电话回去委托七伯帮她请人出三天工。

钱是搭着程澜给程岩发的工资送回去的。

炸药的运输那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军区肯定得做最严密的部署。

不然回头遇到毛孩子丢个鞭炮上来那不全完了?

这种术业有专攻的事,程澜当天就只能是看个热闹。

军区报社的记者在来来回回的拍照,连她都被拍进去了。

记者会跟去村里再拍回炸山、修路等的照片。

这样的事林景东不怕人说的,虽然他确实给了程家村极大的优惠。

炸药只收了成本价,还派

工程兵去帮忙。

至于运费那是村里和徐雷他们运输公司的事。

但是,人民解放军难道还能拿快过期的炸药赚老百姓的钱?

这件事完全可以往军民鱼水情上头去讲。把程澜这个中间牵线搭桥的人拍进去、写上去一点关系都没有。

回头这件事还会在成都军区的《解放军报》上大鸣大放的。

这一次为了以防万一,军区还另外派了专业人员跟车,途中不容有失。

而且车上挂了红色条幅声明车上有炸药,跟交通部门也打了招呼的。

这种,过往车辆看到肯定让道的。没谁敢跟这车杠上!

目送卡车远去,程澜推上自己的自行车,上学去了。

车子七点半出发,晚饭前到村里。所以她才能来看。

等人到了村里,该怎么接待那就是支书的事儿了。

等村里修上了石子路,大公路再修成柏油路,村里人要到成都来就容易得多了。

不走出来开阔见识,一辈子就只能在那一亩三分地打转,一代一代的继续受穷。

程澜陆陆续续送回去的书,现在已经够组成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了。

支书说不错,开启民智。

镇上已经组织附近十里八村的都来参观过。

还商量让其他村的人也能进来借阅。只能在阅览室看,不能带走。

支书说他在高音喇叭里征求全村人的意见来着。

原本啊,程澜虽然把书送回去了,但大家其实看书不是太积极。

就一些学生娃、老师还有村干部时不时进去看看。

其它人闲着也更乐意坐在一起吹吹牛、打打牌。

结果这个消息一出来,老老少少都爱上了去阅览室,不愿意让其他村的人来占便宜。

然后,还有人跟着程澜送回去的书养鱼、养鸡增加了产量。

农业技术类的书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当然,断然拒绝别人肯定也不好。

支书就说那么多村子还有镇上的人,要来总得有个先后、远近。

这个远近不是距离远近,是关系的远近。总得是有好处能给程家村的才能有优先权。

至少,你村里人都是上程家村小卖部来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嘛。

这年头,没好处的事谁愿意干呢?

程澜听支书电话里讲得绘声绘色的,握着话筒直笑。

支书哪是征求全村人的意见啊,就是料定了这么一说他们看书会积极起来。

不然要征求也该是征求她的意见啊。

支书还说9月25号炸山,为了图吉利,村里的八字先生偷偷给看了个吉时。

他睁只眼、闭只眼的,还是准备悄咪咪的用这个吉时。图个让村里人心安!

还说到时候程澜家的东西,村支部会帮忙遮盖好。

就万一有碎石块砸穿了屋顶,也要保证家具不会被砸坏。

屋顶万一被砸破了,

回头再修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