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之后,张文和许萍老夫妻俩种下去的那四种高产农作物,都陆续开始成熟,紧接着他们便赶紧联系司徒英。
并通过司徒英,将东西上献。
这是他们早先便约定好的事,即便司徒英也有点心动于推出高产农作物的功劳,但出于考虑到他现在名声已经不小,如果不想造反的话,抢这份功劳纯粹属于画蛇添足,甚至平白惹人忌惮。
所以思虑再三之后,终究还是没有违背当初的约定,把东西送到了朝堂。
来源则是改为海外良种,为张家先祖发现,带回国后又培育数代,使其适应本土环境的同时,改良口感,增加产量,今得遇明君,特地献上良种等等。
而已经年过六旬的当朝皇帝,此时正发愁于自己文治武功都不行,死后恐怕很难青史留名,只能混个中庸之君。
收到这消息后,虽然不太相信产量会那么高,但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专门派了御史,大内太监,皇族暗卫三路人马,前往查验。
但事实就是事实,并不会因为派来查验真假的人或多或少,而有所改变。
再加上还有专门种在大水缸里的几株实验样本,快马加鞭送到京城,直接给皇帝来了个眼见为实,这些情况叠加到一起,真真是再不信,也得信了啊。
正常情况下,接下来应该先稍微给点小奖励,然后把种子拿到京城附近的皇庄再次实验种一遍,甚至于前往全国各地适宜种植这四种新农作物的地方都种一遍,彻底确定产量无误,能够种植之后,再给予最后的奖励,封侯都够。
但是吧,当今皇帝觉得,自己年纪也已经不小了,说不定哪天就驾崩了。
万一等自己死了,这事还没有彻底确定下来,那这便宜不平白被自己儿子给占了,这功劳不也平白被自己儿子给分了大半,所以,他是火急火燎的直接把这事儿给定了下来,并且在通告天下的同时,对应敕封圣旨也下达了下去。
封张文为神农侯。
许萍为安国夫人。
本来神农这个名字是有那么点皇族意味的,毕竟神农属于三皇之一,不应该作为一个侯爵的封号,但谁让当今皇帝高兴呢,一高兴,一开口,就是金口玉言,也不好改,所以就成了神农侯。
至于给许萍封安国夫人,这个理论上讲只有国公以上存在的正妻,才有资格的诰命,主要是皇帝觉得,这么大的功劳给个侯爵有点低了,但直接给个国公爵位大臣又不同意,毕竟这个神农侯的爵位不是一代爵,是能世袭罔替的。
所以这才施恩到了许萍的身上。
但不管怎么说,张家人的目的是达到了,所以彼此也能算皆大欢喜,而且经过这么一遭之后,不但司徒英在江湖上的名声再次得以拔高,原本就十分少数,依旧隐约觉得张家与司徒英突破先天有关系的人,也彻底打消了这想法。
怎么说呢?
世人现在普遍认为,司徒英收张家三个子弟为弟子的原因,是在于发现了他们家拥有高产良种这件事,把必然能立大功,死后说不定还能享受全国祭祀的张家子弟收为弟子,纯粹属于投资。
其次就是他发现这件事,却并没有直接将张家灭口,把功劳据为己有,甚至于还积极帮忙,妥妥的品德高洁啊!
不管某些人再怎么私下觉得他傻。
也不影响大家打心底愿意与这样的人结交,做朋友,毕竟人家那么大的泼天之功都不心动,还有啥不值得信赖。
除此之外,这件事还给张家带来了不少麻烦,那就是他家门槛都快被人给踏平了,以及想联姻的是络绎不绝,就连一些世家勋贵,甚至于皇子都开始派人私下联络打探,想要与他们家联姻。
想把自己女儿嫁进他们家。
或者让自己儿子娶他们家孙女。
没办法,民以食为天,哪个皇子要是能把他们家拉到自己的战车上,绝对能极大增加自己这边的砝码,而且要是再过几年,四大新粮彻底推广出去后。
皇位更是都能算基本稳了。
舍他其谁?
这方面确实给张家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也让他们头疼不已,因为夺嫡之争是他们压根不愿意掺合的事,最后的最后,张慧因为暂时并不想嫁人,所以直接带发出家,在家建了个道观修行。
当然了,只是明面上如此。
未来哪天要是想结婚再还俗就是。
张泽则是没有出家,他自己很有主意的与他师傅商量了一番,然后直接在他师傅家相亲,最终与司徒家一个因为父母接连去世,守了六年孝,同时也被别人家觉得晦气,一直没嫁出去,今年已经二十三岁的旁支司徒芳,结了婚。
可即便如此,还有人想让他纳妾。
直到他最后迫不得已对外表示,他们家一向是一生一世一双人,除非四十岁依旧无子,否则绝不纳妾,这才勉强平息下这份喧闹,使他家重新安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