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天启第三次北伐(犁庭扫穴)(3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304 字 2023-02-20

愿意留下,努尔哈赤清楚这一点,所以在知道自己怎么走都会死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自己留下。 所有的不甘,最后转化为了一声叹息,在殿内回响。 同样,走出殿内的黄台吉当即对八旗各旗旗主下令:“各旗旗主纷纷清点本部老弱,将老弱留下来守城迷惑明军,妇孺和男丁准备北狩。” “十日内我需要准确的人数,二十日后所有人出发北狩!” “是!”听到黄台吉的军令,所有人此刻都答应得十分痛快。 没有人愿意留下来等死,而他们迁移的窗口时间只有二月初十到三月二十这短短的四十天。 这四十天过去,如果他们还没北狩成功,那三月二十之后奴儿干积雪大批融化,明军的合围只在朝夕之间。 一时间,整个金国都动员了起来,四十五岁以上的各族男丁老妇被要求留下守城来迷惑明军。 只是五天的时间,不停奔走的哨骑就带来了一份准确的情报,参与北狩的各族人数分别是女真十九万四千余人,汉人五万九千余人,蒙古人七万六千余人,合计近三十三万人。 被留下的人远远不止十二万,数量是十三万五千余人。 也就是说,这蒙汉女真十三万五千人,都成为了被遗弃的人。 这样的举动,自然引起了一些早前便是海西、东海、野人女真的不满,一时间各村落纷纷举旗造反,但黄台吉此刻已经无暇顾及他们了。 在统计好人数后,他开始下令,让服从上京城命令的各旗向上京城靠拢,大军将在三月初一北狩。 他留下了二十万石米给努尔哈赤,紧接着开始让蒙古人驱赶牛羊北上,粮车跟随。 他不担心草束的问题,因为三月中旬后积雪融化,四处都有草束可以收集。 看起来,他的安排没有问题,只是在刘爱塔的内应中,上京城隐藏的锦衣卫直接向着泰宁城奔去。 朱由检拿到这消息的时候,是二月二十八日,而他的位置在福余府的台州县,距离泰宁城还有八百里,距离北部的阿伦县更是还有两千里。 也就是说,还有三天黄台吉就要带人北逃,而他们才刚刚得知。 “我们在黑水河上游河谷的城池修葺好没有?!” 得知黄台吉连合战都不准备打,就想趁着奴儿干积雪试图逃跑,朱由检急忙从马车上走下来,在这个时代的科尔沁草原渡步,走到了急忙拉开地图的骁骑卫指挥使面前。 地图展开,配合着地形图,很快就让朱由检把目标找到了。 明军在西北方向有一座直属明军的城池,名为阿喇山城,位置卡在黑龙江北岸河谷之间,是清末海兰泡的位置,明军在这里驻扎了神策卫,五千六百人和八千民夫。 它的下属还有十六个石堡,分别卡在了向东北方向三百里的各个北山山隘,但每个石堡只有一百人。 再往北,便不是明军直辖城池,而是奴儿干的北山女真直辖城池。 这座城池是脱木河城,在它周围三百里的山隘有一些它的下属石堡,但每个石堡顶多驻扎百来人。 另外有一个比较致命的点存在于阿喇山城和脱木河城之间,那就是两者之间的下属石堡连接处,有大约四百里的山道没有建立石堡进行阻碍。 如果黄台吉要北狩,都不需要进攻石堡,就直接可以从这四百里山林穿过,明军没有一点能力阻拦。 这不是朱由检没有让人修石堡,而是明军的石堡修不了那么快。 从大宁府运送水泥北上,又或者从辽东,北直隶迁移民夫北上,想要抵达阿喇山城的位置,其中道路长度接近两千余里。 明朝从天启六年扫北结束后,就一直在稳步的向北推进,从大宁府、朵颜府,再到开平府、泰宁府、福余府。 这个过程是一点点来的,等泰宁府当地有人可以为明军提供补给的时候,已经是天启九年了。 也就是说,从天启九年开始,明军才有力量向北修建石堡。 就这样,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孙守法也一路修建了百来个石堡和负责石堡补给的一些山城,在山城附近开垦河谷耕地,保障当地粮食供应。 同样的,郭桑岱也是面临着这样的局面。 仔细算来,他和孙守法两人一东一西修建石堡,大概只有三年的时间,但已经修建了散布在奴儿干北山地区一千六百里直线距离的三百多座石堡。 这基建能力拿到明末历史上也是能打的存在,要知道孙承宗他们修了十年,也才修了四百多里的辽西石堡罢了。 眼下虽说缺了四百里石堡,但朱由检不可能去怪他们。 “孙守法、曹文诏他们得到这消息了吗?” 朱由检转过头,沉住气询问前来传信的锦衣卫,对方也连忙回应:“曹总兵他们在得知的第一时间,便命令天策、羽林两卫骑兵从泰宁府出发,先行驰援阿喇山城。” “另外,孙总兵又命最北部阿伦县驻扎的曹变蛟总兵统辖豹韬卫、鹰扬卫两卫兵马驰援阿喇山城,命阿喇山城的神策卫向四百里山口进行布防。” 锦衣卫回禀结束,但朱由检却一直皱着眉头,他用手和尺子简单丈量了一下地图,然后才收起布尺道: “神策卫下属一千六百人驻扎石堡,可以机动的只有四千人。” “四千人守四百里山脉是守不住的,让沉阳的锦衣卫飞鸽传书给郭桑岱,让他派人与神策卫指挥使沉朝奉合兵驻守四百里山脉。” “另外告诉曹变蛟,带着两卫抵达阿喇山城后,命他们先支援四百里山脉的神策卫,让他带着天策卫和羽林卫沿着黑水河北岸南下,首尾夹击建虏。” “再传令给镜城,亦东河城、建州县的尤世功、熊廷弼,孙应元。” “传令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