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千万。 让这六七千万人饿了肚子,那大明距离灭亡也不远了,哪怕只饿一两年也不行。 李自成死灰复燃最厉害的时候,就是这三省遭受大旱的事情。 因为江南百姓有银子,他们可以高价买粮,因此粮食不等运到北方就被抢购一空。 如此,明面上是江南百姓饿肚子,实际上是其他各省的百姓饿肚子。 要解决江南的粮荒问题,一是要移民,二是要开发交趾和旧港。 要解决北方的粮荒问题也是如此,但需要开发的是东北。 哪怕关外亩产只有六七斗,但只要机器足够,三十万人完全能管理数千万亩田地,而他们的口粮只需要这些田地产出的十分之一。 先渡过大旱,保证人活下来,接下来朱由检才需要想,怎么解决大明近九成农民的就业问题。 “你先下去吧,告诉李邦华别有太大压力,粮食减产这是天灾,与他无关。” 朱由检安抚了一下毕自严,也托他安抚了一下李邦华。 李邦华的数据没错,但他没有看燕山教材,不知道小冰河对于农作物的影响,因此判断出错。 朱由检不怪他,毕竟要求这个时代的人一开始就接受燕山式的教育和教材,这有些难为他们了。 哪怕是晚明的西学东渐,其过程也是几十年的结果,而燕山推广到现在不过六年时间。 “下官告退……” 毕自严看朱由检下逐客令,当即起身作揖,随后退出了承运殿。 他退出后,王承恩从角落走出来,将椅子收了回去。 这过程中,朱由检一直看着王承恩,在他做完后才开口询问:“蒸汽机的工厂投产情况如何?” “目前暂时达到了三分之一的程度,年产二百台大型高压蒸汽机,六百台工业蒸汽机和两千台农用蒸汽机。”王承恩回应,并解释: “还有四个蒸汽工厂的机器没有准备好,按照这情况,明年应该能达到五分之四的程度,后年则是六个工厂全部投产,并且在下半年再兴建三个工厂。” 在国家机器的支持下,蒸汽机工厂的发展速度很迅勐,尤其是大明这种国力的情况下。 有需求才有产能,而大明的需求无疑让人绝望,朱由检对蒸汽机工厂的投入也能让各国瞠目结舌。 只是今年,蒸汽工厂的投入就达到了三百万两,要知道此时英国的财政收入也就四百万两不到,朱由检几乎投入了一个英国的全年财政。 这还只是开始,因为朱由检的计划需要足够的机器来支撑,大明的疆域也需要足够的火车、轮船才能掌控。 “后年的下半年就可以筹备工厂了,按照每个工厂二百台工业蒸汽机的标准,逐渐扩大工厂规模和生产数量。” “农用的蒸汽机暂时存放,等明年灭了建虏,后年开春迁移百姓北上后,以村为集体来发放蒸汽拖拉机。” “关外和关内的标准不能一样,东北和旧港,按照每村每十户一台来进行发放。” 朱由检敛着目光开口,王承恩听后却犹豫道:“殿下,每村十户一台会不会太多?” 王承恩的犹豫是有道理的,因为一台拖拉机的造价一百三十两,而十户人家在二十人到七十人不等。 给十户人家发一台蒸汽机,等于给每人发二到六两银子,这是活生生的砸钱。 要是奴儿干一下子北迁十几万户,那朝廷就能掏上千万两银子,一万多台拖拉机。 “不要小看百姓……”朱由检瞥了一眼王承恩: “朝廷今年发一台机器给百姓,明年你就能看到上百亩田地出现在关外,后年就是二百余亩,并且前一年的一百余亩耕地,能交五六石米麦。” “此数量每年增加,直至地开无可开,人种不过来才会停下。” “届时,恐怕那十户人家能开出六百、乃至两千亩耕地,交数十乃至上百石米麦。” “一台机器,也就六七年就能回本,不用太过担心。” 朱由检仔细算过这笔账,不然也不会定下这个政策。 他敢笃定,只要朝廷敢发机器给村集体,然后以每十户为一组的方式发放机器,那不用发迁移粮,北方百姓都会争先恐后的冲向奴儿干。 操作这个初始版本的拖拉机是累,但比起用锄头一锄头,一锄头的挖地来说,这机器省力太多了。 操作得当,每年开上百亩,等同于给每组每人开了最少一亩半。 这十年下来就是十五亩,二十年下来就是三十亩。 虽然不如迁移交趾、瀛洲、旧港直接分地来的诱惑,但力度也不小了。 如辽东那三千多万亩耕地,只需要十万台拖拉机,三十万人就能轻松耕种,只是管理依旧需要百万人。 可即便如此,那也人均三十余亩,并不比海外差,并且不用漂洋过海的远离故土。 东北将是朱由检利用机器来吸引移民的初始地,只要大明百姓都知道了机器的好处,那朱由检就可以用机器来吸引百姓前往齐国、旧港移民了。 齐国的人少,完全可以在朱由检执政的这些年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水平。 三百万人可以管理近亿亩耕地,养活两千万人,届时齐国百姓的生活会比大明的还要好。 朱由检有自信把齐国建设的比大明好,这才是他敢于让诸将陪他去齐国的原因。 眼下黄龙是最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朱由检准备在美洲北部先进行工业化城镇,让黄龙看到工业的力量后,用他来安抚其他将领,然后在大旱结束前,让诸将一个个的前往齐国。 这是他能想到为数不多的,平稳交接权力的办法。 “殿下,如果杨文岳回信,探险北亚墨利加的船队回归,那需不需要先放一批拖拉机给齐国用于建设?” 王承恩忽的开口,让朱由检看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