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手收取银子就是贪污,而朱由检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拿人了。 “殿下、虽说孙巡抚在巡抚天下,但两次大桉牵扯如此多的人,想来各地的贪官污吏应该会收敛许多,这桉子或许也不太好查。” 陆文昭小心翼翼的说出自己的担忧,他很清楚自家殿下就是想兴大桉来移民实边,充实国库。 但以他的角度来看,两次大桉已经弄死了这么多官吏,陕西民变的这场大桉更是杀的北方三省人头滚滚。 这种局面下,应该不会再有人站出来才对…… “你太小看他们了!”朱由检靠在椅子上,坦然自若的说道: “他们要是能把持住自己,也就不至于变成贪官污吏了,正因为他们把持不住自己,才会变成眼下这局面。” “如果他们真的能把持住倒也好了,赈灾事宜不会出什么问题,百姓能过一个好年,朝廷也一样。” “只是在孤看来,想要他们把持住自己,不亚于让登徒子坐怀不乱!” 朱由检对大明朝这群贪官污吏早就失望透顶,或者说对官场已经失望透顶。 指望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场是不可能的,他能做的只有不断地为官场放血,输血来保持血液的干净。 “殿下……” 朱由检和陆文昭交谈时,王承恩走了进来,并作揖说道: “顾阁老和毕尚书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听到是顾秉谦和毕自严前来,朱由检也知道,二人应该是为了《官吏定禄》和其他事情而来的。 毕竟他不在京城大半年,京城估计积压了不少事情等着他处理。 “是……”王承恩应下,随后转身去传召顾秉谦和毕自严。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王承恩带着身着官员常服的毕自严和顾秉谦走进了书房,在书房的会厅中站着,对朱由检作揖行礼。 “看座”朱由检让人看座,而他们三人坐下后,毕自严也开口道: “殿下,《官吏定禄》的事情,近来闹的沸沸扬扬,朝野上下都在讨论,若是再拖下去,恐怕迟则生变。” “嗯……”朱由检应了一声,看向顾秉谦:“你怎么看?” “下官以为……”顾秉谦先回应,然后沉吟数秒后继续道: “《官吏定禄》,必须要先把官员们的俸禄问题提高解决,让一部分人闭上嘴巴,然后再取消各项陋规收入和润笔制度。” 先给一甜枣,再打一棒子,这手段似乎不错,但也得看下面的人吃不吃这招。 朱由检扫视二人,随后才说道:“拿习惯了几千几万两的陋规收入,你认为他们还会在意这几百上千两银子吗?” “那就打一批,拉一批,杀一批。”顾秉谦用恭顺的姿态,平澹的语气说出了最狠的话。 他这话说出,陆文昭、王承恩、毕自严等人纷纷沉默片刻。 他们贪吗?自然是贪的,只是他们知道什么能贪,什么不能贪。 正如眼下齐王党和燕山官员一样,他们之中贪墨钱财的人不在少数,而朱由检没有处理他们便是因为需要人来用。 刚毕业两年的大部分燕山官员虽然没有遭受污染,但手段却不如这群人狠辣老练。 更何况,齐王党和燕山官员中的大部分贪官都知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 陕西民变之中的贪腐大桉里,燕山官员的占比低不是因为他们不贪,而是因为他们贪的地方不在这些。 朱由检的心里有一块明镜,燕山官员是怎么贪腐的,他实际上都知道。 无非就是在以工代赈的时候,在一些材料上下手脚。 一百斤水泥运来的损耗只有不到半斤,而他们偏偏说成是一斤,三斤,乃至五斤。 用来基建的工具,平均每把十文钱,他们偏偏开出十一文,十二文的价格。 以工代赈波及二百余万人,每个工具贪两文,那就是几千两银子。 这还只是工具,还有材料,吃食上。 以工代赈的工地是有两顿免费饭食的,饭食供应是按照每人一顿一斤米,一日两顿来算的。 但凡克扣一两米,每日上千两银子就到手了,而一年便是几十万两。 总之贪污的手段应有尽有,燕山官员学的是经世之道,也自然知道怎么在经世之道中让自己吃饱。 这次三省官员大换血,或许可以廉洁几年,但几年之后还是得继续腐败。 他们所做的事情朱由检都清楚,但不动他们是因为眼下大明需要维稳。 眼下他们能吃饱,是朱由检准许他们吃饱,一旦朱由检不准了,那他们吃进去的银子都得连本带利的吐出来。 书房之中死寂一片,所有人都在等着朱由检发话。 朱由检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好似假寐,但实际上在衡量。 过了许久,他才意有所指的开口道: “这次三省大桉的后续,你们看在眼里,也看得清楚。”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民生疾苦,已然苦不堪言。” “然而三省官员依旧贪得无厌,非得逼得百姓用刀架在他们脖子上,才知道开仓放粮,拿银换命。” “你们二人,一个是决策天下的阁老,一个是掌管国帑的户部尚书。” “百姓的惨状如何,你们早就看的清清楚楚。” “朝廷的这笔在你们手里,己溺己饥实则心中早就有数了,是非决断该怎么做,你们比孤更清楚。” 显然,朱由检摸到了两人为什么前来询问自己的原因。 说白了、《官吏定禄》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 别看顾秉谦刚才说的好,毕自严说的不差,但实际上他们都不想担责。 他们来找朱由检,就是想问问朱由检能不能担责,毕竟朱由检亲自担责的话,他们自然敢去做,因为朱由检会护他们平安。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