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费用,并且战死的人需要藩王提供二百两银子的抚恤银。 海军十二卫的高昂,注定了没有几个藩王能请得动他们。 就这点,朱由检一定会做出调整,不然一些郡王掏空家产恐怕也只能请得动一个千户的兵力,打下一府之地后连拱卫营都请不起。 不过不管朱由检怎么调整,反正福藩能掏出上百万两银子,朱常洵也励志要做大明前五的强藩。 等他打下一省之地,再迁移数万大明百姓,练兵上万,到时候他就可以做他的土皇帝了。 什么朱由校、朱由检,到时候他眼不净心不烦。 想到这里、朱常洵看向了朱由菘,眼中闪过一丝恨铁不成钢的郁闷,当即转身走进了府内。 也在他走进府内的同时,陆文昭派去询问传教士欧洲各地火药价格的锦衣卫也回来了。 火药的价格没有让朱由检失望,眼下欧洲的一磅火药的价格是二十便士,也就是折合为三钱银子,三百文。 类似英国这种岛国,一磅火药价格更是达到了三十便士,四百五十文。 之所以这么昂贵,全因为火药之中的一种成分。 火药的成分很简单,无非就是木炭、硝、硫磺。 木炭这玩意好说,而欧洲意大利等地也盛产硫磺,但是硝石欧洲和北美大陆都很少,价格十分昂贵。 硝石作为军事物资,历来受到国家的严格管控,而大明无疑是当下世界硝石产量的翘楚。 从明初洪武年间开始,朱元章就制定了对外输出硝石的规则。 规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外国经由大明赏赐或允准获得采买硝石的资格。 第二类则是通过非正规渠道的硝石走私,常隐匿于历史记录之外。 由于硝石短缺,明朝时,还是高丽的朝鲜王国曾多次派遣使臣来大明求取硝石等火药武器,以供军队使用。 如洪武七年,明太祖朱元章就大手一挥,将五十万斤硝与十万斤硫磺赐予高丽,这数量都够欧洲各国打上几十年了。 到了万历年间朝鲜战争爆发,明神宗也钦赐弓角、焰硝等军资援朝御倭,朝鲜还获得了每年在大明采买焰硝三千斤的权利,并且遇特殊情况可请求另外加买。 不过,官府层面的中外硝石贸易始终处于严格管制之下,且数量极为有限。 即便是朱由检的好皇兄,天天做木工的朱由校都在历史上曾言:“硝黄中国长技,祖制严禁,不许阑出外夷。” 因此大明硝石以官方准许的方式流通至国外的占比较少,更多是以走私的形式贩卖出国。 朝鲜、日本等国都以走私硝石为主,而吕宋的西班牙政府更是鼓励商人走私硝石至吕宋,并明确规定由大明输入马尼拉的生铁、硝石、铜炮等军需物资皆免税入口。 自1609年西尔瓦担任驻菲岛总督之后,历届西班牙殖民政府强迫大明海商必须每年为马尼拉载送火药等军需品,若发现商船上没有此类商品便要处以罚款。 至于走私来的硝石,则是通通被马尼拉的西班牙人送回了西班牙。 不过、在这个位面,由于明军改换燧发枪,加上朱由检改制,对于走私商人大力打击。 因此大明对于硝石的控制十分严格,但凡有人走私硝石都一律处死,而硝石的价格也随着需求量的降低而价格便宜了起来…… “我朝硝石价格是多少?” 看着锦衣卫搜集来的文书,朱由检皱眉询问,而陆文昭刚想回答,便被毕自严下意识抢答道: “工部的价格,月每斤二十文……” “二十文?”听到这么便宜,朱由检看了看文册,又在脑中想了一下这个时代东西方和后世的计重单位,随后才道: “也就是说,我朝一斤硝石,远洋贩卖至欧罗巴,利润是二十到三十倍?” “大概是这个样子……”毕自严也倒吸了一口凉气,而朱由检闻言更是道: “既然这样,那就先让孙良别弄火药分局了,工部每年开采……” 朱由检沉思了一下,想了想多少才不会扰乱欧洲的市场,随后忽的摆烂的一想,欧洲乱不乱根本不关他的事情。 直接用硝石把欧洲的硝石市场打击,然后他们自己都不开采硝石更好。 反正世界上最大的硝石产地以后也会在明军的铁蹄底下,干脆有多少弄多少。 “让工部每年额外开采五百万斤硝石南下!” “五百万斤?会不会太多了?”陆文昭愣了愣,毕竟五百万斤硝石的数量可不低,全部弄成火药,都够欧洲以现在的战争烈度打十几年了。 不过朱由检可不管欧洲的死活,打死多少人也不管他的事情,他摆了摆手: “用五百万斤硝石换二百多万两银子,这笔买卖很划算。” “大明朝眼下需要银子,也需要粮食,有了银子,才能向暹罗、甘孛智买粮。” 朱由检的话没说全,实际上他要那么多银子,还是为了货币改革。 大明百姓是不会相信纸钞了,因此只有先从面额的钱币开始操作。 等百姓对朝廷有了信任,再慢慢发行纸钞也可以。 “海外诸藩就藩的事情,我需要改一改,而且我也不好出面,所以我准备安排你出面去主持海外诸藩就藩的事情。” 朱由检忽的话锋一转,不过毕自严也能理解。 硝石暴利,但那终究是远洋贸易的银子,到不了手上。 眼下能拿到的,还是眼前藩王手中的银子。 “天启二年我制定的海外就藩,租借兵马的价格该变一变了。” 朱由检和朱常洵想的一样,正在想怎么解决宗室租借调动兵马的事情。 毕自严闻言严肃了起来,而朱由检也沉着的说道: “当初的拱卫营数量少,并非是战兵,因此当初是准备调上直前往海外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