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比不过、比功绩比不过,甚至是个人武力,他们之中也没有几个人能斗得过朱由检。 这种时候,姚宗文只能把目光放到了陪同皇帝的魏忠贤身上。 然而此刻的魏忠贤正眼观鼻、鼻观心,生怕自己被牵连。 “废物……”眼看魏忠贤排不上用场,姚宗文只能暗骂一声,然后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 至于朱由检看着这一幕,则是满意的微微舒展了眉头,随后转身对朱由校道: “皇兄、臣以为,诸部革新,两司设立都是代表我大明锐意进取之心。” “所谓祖制不可变也不过是妄言,无需放在心上。”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应该蠲免山东、陕西两地百姓的赋税一年,并在秋收后,由户部调拨足数的粮食前往灾区,进行后续的赈灾。” “此外、可以趁着灾民无田地可耕种的同时,拿出钱粮来组织百姓修建水利,开垦河渠,以工赈灾。” 朱由检的威严,让皇极殿难得的安静了下来,而朱由校见状也是十分高兴,心里甚至有些得意的扫视着群臣。 “叫嚷啊?怎么不叫嚷了?果然是一群只知道呈口舌之快的虫豸!” 冷哼一声,朱由校也开口道: “齐王说的不错,毕自严,户部要好好配合齐王和地方的兵马司赈灾。” “另外、传旨对顺天府开恩科一次,顾阁臣布置,诸位可有不解之处?” 朱由校挑衅般的询问殿上的群臣,而此刻的他们却纷纷低下了头。 这不是因为惧怕朱由校,而是因为在朱由校看他们的时候,朱由检也在扫视他们。 或许是经过朱由检病重的这件事情,许多人都看清楚了朱由校权力后虚弱的本质。 一旦朱由检不再支持他,他只有回到万历和泰昌所经历的那种政治局面。 可问题是、朱由检不仅支持他,还支持的很彻底…… 这一刻、众多大臣面对朱由检带来的压力,都不自觉咽了咽口水,更有甚者不由在想,如果朱由检是皇帝的话,那会是怎样的场景? 恐怕他们这群人里,百不存一吧…… 一想到这里、所有人都开始关心起了朱由校的身体健康,而与此同时朱由检也开口道: “此次兵部、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礼部革新后,除去礼部、一院两部一寺两司的官员都将从此次恩科入选官员中新募。” “此外、地方之上负责衙役的一些胥吏也可以还籍于民了。” “如果诸位没有异议、便请皇兄下旨了。” 朱由检说罢,转身背对百官,而百官见状也松了一口气。 在他们这群人中,自始至终没有低头的,也就寥寥十数人,并且都是赵南星拉扯起来的东林骨干。 他们之所以没有开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朱由检的革新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没有选择开口。 至于其他的东林言官和御史,则是迫于朱由检带来的压力而不敢开口。 这就好像一名万历年间的言官遇到洪武年间的言官一样。 前者问后者为什么不敢反驳皇帝,而后者却叹了一口气:“因为这位皇帝真敢杀人” 杀人不一定能解决事情,但一定能暂时解决某个时间段,某个人提出的某件事情。 谁敢继续反对风闻奏事的取消,谁就要做好血溅朝堂的准备。 就这点上、眼下的东林言官和御史们,可没有高攀龙、万言扬、杨涟等人的硬骨头。 “事情按照齐王所说去做,散朝吧” 朱由校扫视了一眼殿上群臣们狼狈的模样,带着一丝笑意走出了皇极殿,而朱由检见状,扫视了一眼群臣后也跟了上去。 “呼……” 朱由检走后,那股压在百官心头的压力骤然消失,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只是等朱由检走后,他们又开始责怪起了自己人。 “侪鹤先生,您刚才为何不出言驳斥呢?我们可都在等待您的带头啊。” “是啊,侪鹤先生,这齐王如此桀骜,怕是一个祸乱朝纲的王莽。” “侪鹤先生……” 一群东林言官找到了赵南星,在他耳边大吐苦水,展露着自己丑恶的一面。 对此、早就看透他们的赵南星,干脆默默来了一句: “老夫明日就乞休归乡了,这朝中的事情,老夫已经干涉不了了。” 赵南星说罢、转身便离开了皇极殿,留下了还在惊诧中的十数名东林言官,御史。 而与此同时、跟上朱由校脚步的朱由检也狐疑着说道: “倒是奇怪、今日赵南星等人居然没有开口,还有叶阁老也是一样。” “嗯……他们明日便致仕了。”朱由校回了一句,却让朱由检一步顿下。 “怎么了?”朱由校疑惑回头,看着一脸惊讶的朱由检,只觉得很奇怪。 或许在他看来,叶向高、赵南星这些人,即便走了,也会有人很快顶上。 可他殊不知,像叶向高、赵南星这种人,一旦走了,想要培养起来的时间就是十数年。 更重要的是,眼下的大明还真的拉不出一个合格的吏部尚书和合格的首辅。 想到这里、朱由检只能追问道:“能否将他们继续留下,再执政三年。” “这……圣旨已经发下去了,他们二人明日便致仕归家了。”朱由校一脸尴尬,显然不想破坏他一言九鼎的威严。 对此、朱由检只能松开了攥紧的拳头,呼出一口气,随后平静了下心情后才道: “如果是这样,那哥哥准备让谁担任吏部尚书,谁担任内阁首辅?” “嗯……我倒是想让弟弟你担任内阁首辅,不过弟弟大病初愈,还是养养比较好。”朱由校语出惊人,让朱由检和旁边低着头的魏忠贤差点咬碎牙。 “哥哥言重了,我已经是武将第一人,如何能去做文臣第一?” 朱由检不是在谦虚,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