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两门三侯四伯爵(3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357 字 2023-02-24

许多了。

“这么大的城池,要填满它,那二百万百姓也需要一千万两银子啊……”

朱由检看着齐王京忽然来了这么一句,让朱由校立马警惕的看了他一眼,试探着说道:

“迁移银不可少,这可是弟弟你自己说的……”

“我说的……我说的……”朱由检哭笑不得,而朱由校一听这话,也连忙打听了起来:

“弟弟这齐国,准备什么时候迁移百姓过去?”

“正要和哥哥说这件事情。”朱由检被提醒之后立马想了起来,然后说出了自己想用银子购买成本价的拖拉机,然后再迁移百姓。

他这话实际上完全不用告诉朱由校,因为朱由校基本不管这些事情,他现在只管礼部和工部、刑部的事情。

不过本着信任,朱由检还是和他说了,避免有人日后拿这事情挑拨离间。

“这件事情,弟弟看着办便是。”朱由校听后摆了摆手,并继续道:

“反正关外老奴留下的二百余万亩耕地暂时也吃不下,就算迁移百姓,恐怕也需要一年的时间。”

“一年之后,工业区的拖拉机能每年提供四千台给关外三省也不错了,辽东反正已经开垦差不多,留下的百姓就一点点分地便是。”

朱由校这话说的很大方,但是他也具体算过的。

按照朱由检的话来说,十户一亩拖拉机,那四千台就是每年得迁移四万户百姓,二十几万人。

这对于大明来说当然没有什么,二十几万人的移民,山西随便迁移一府百姓就能满足指标。

不过,拨出去齐国的两千台拖拉机能做什么?这就不用多说了。

算上目前攒下的三千台,以及到了年底产出的一千台,可以说明年年底齐国会有六千台拖拉机,能开垦近十万亩耕地。

只有当地富裕了,后续燕山派的官员才会愿意前往齐国。

朱由校等同于是在帮助自家弟弟建设齐国的同时,排除国内的隐患来换取大明的长治久安。

如果不是怕其它藩王有意见,诸党官员有意见,朱由校都想每年拿出所有拖拉机来买平安,把燕山派官员提早送出大明境内。

只可惜他想这么做,但燕山官员却不想走。

说到底,朱由检口中要就藩,让齐国比大明繁华的话,根本没有多少人相信。

在大部分官员看来,大明的繁华是建立在大一统王朝两千多年以来历代建设,以及大明两百多年建设起来的。

齐王新政固然好,但那也是建立在大明国力之上才做出来的伟业。

如果朱由检留下,那依托大明的国力,他能做出更大的伟业,而如果去了齐国,那齐国能发展的比大明好?没人相信……

“工业区的事情,估计在明年第一批工业区全部投产,后年开始开始第二批工业区的十年建设。”

“十年后,大明应该能年产数十万台拖拉机,上万蒸汽轮船和火车头,能取代数百万耕牛和数百万驮马,十数万木船。”

朱由检给朱由校不断灌输着工业区的重要性,就是不希望自己走了之后,自家哥哥为了维持大明君主集权的统治而中断科技研发。

“届时弟弟估计还在,弟弟掌权的话,我无需担忧,哈哈哈……”

朱由校没心没肺的笑着,但朱由检却听后摇头。

如果大明有实现他政治抱负的土壤,他自然不愿意离开,可事实证明,这样的土壤并没有。

大明这块传承了五千多年文明的土地上,已经充斥着太多利益,而利益也被大量瓜分。

他能做的只能是为破破败败的这间屋子舔砖换瓦,却不能掘根,因为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做这种事情。

但是齐国不同,去了齐国,在那片没有利益纠纷的土地上,他能最大的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想试试看,如何平衡君权和民权的关系。

如果成功了,诸藩会学习效彷,甚至大明也会效彷。

如果失败了,那么他可以借助大明的力量来重新尝试新的办法,吸取失败,留下成功的国策。

他可以失败千万次,但只要成功一次,诸藩和大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是大明给不了他的一个机会,因为大明一旦失败垮台,那将没有任何力量帮助朱由检重新构筑一个新大明,但让大明自然过渡,它却能在关键时刻帮助朱由检构筑无数个新齐国。

当然,这也仅限朱由校在位时期,因为朱由检不敢保证自己那个大侄子朱慈燃会不会延续他的政策。

“这么算来,明年齐国应该就能自给自足的养活三营兵马了。”

朱由校双手撑在齐国的沙盘上,莫名说了这句话,而朱由检听后摇了摇头:

“我准备让金铉他们六月出发,先带两营兵马和一万瀛洲劳改工过去,然后在腊月再让黄龙带一营兵马和下半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