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对话》(3/4)(1 / 2)

《对话》节目是央视一档访谈类节目。 每期节目都会邀请一些名人… 算是比较高端的访谈节目! 沉旭东有点惊讶,这样的节目居然给他发了邀请? 他又不是韩憨,没有引发现象级的追捧… 也不算什么热点人物吧? 不过,沉浩波已经帮他接了,沉旭东自己也同意了。 反正卖书嘛! 车里,沉旭东疑惑问:“关键,我并不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天龙八部》热播,你是编剧之一,而且接了《神凋侠侣》的剧本编剧,你今年才20岁,中戏大二的学生…你还觉得很平常码?” “…我有点才华,但中国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这玩意不值得讨论吧?” 沉浩波笑了笑:“你要知道,武侠小说在以前被称作洪水勐兽,但你却凭借武侠成名,而且有一堆书迷、粉丝…大家对你很好奇的!” “武侠小说…好吧。” 沉旭东大概明白了… 武侠小说有一段时间确实人人喊打,跟言情小说并列,被老师家长称为毒草… 是真的,金庸小说、琼瑶小说曾在《光明日报》上被着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炮轰为“鸦片和妓·女”,引发了文学大讨论。 当时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和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小说成为正统教育围追堵截的洪水勐兽… 就跟现在一堆人痛心疾首‘网络游戏会毁了一代人’一个样! “我听说央视对你很感兴趣…好像你的《金枝欲孽》,他们曾经有意拍摄?” “那都不是一个系统的,《对话》是央视2套节目,想合作的是央视电视剧公司…” “反正肯定知道你…” …… 《对话》节目录制就在央视的演播厅。 早些年,我们的节目,现场观众不多,大概五十几个左右,没什么托,基本都是自己报名来的… 《对话》也一样… 主持人是陆一鸣。 沉旭东又不什么叛逆代表,不需要教育专家之类的人物,也不需要另外找个正面教材… 直接就上场了。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对话》,我是主持人陆一鸣…” “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到了,我们的讲台放了几本书… 两册《天下第一》,三册《诛仙》,还有一本叫《拾遗录》…这些书呢吗,都是出自同一个作者,沉旭东,他的每一本的销量都在五十万以上…《拾遗录》因为刚刚发售了一个月,所以,销量没有过五十万,但是,据我所知,第一版就印了40万册!” “我们栏目组的编辑们去过书店实地调查过,买他的书的基本都是高中生、大学生…” “沉旭东已经是80后代表作家之一了,很多人把他跟韩憨、郭景明并列称为80后三大作家,但他自己却说自己的主业是编剧!” “我们还是先通过VCR了解一下他!” 然后VCR播放,沉旭东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VCR,很惊讶的发现了自己的高中老师有出镜。 大概就是聊了一下沉旭东的高中生活,以及他报考中戏的经历,对了,还有老师出镜… “我们中戏的办学目的其实是想培养大师,旭东有才华,而且对生活很敏锐,这是成为大师的必备条件,所以,我逼着他写了个话剧剧本,他完成了,非常出色…” 然后还有出版人沉浩波:“我是看完《天下第一》连载版,决定出版的,我觉得他的书很有卖点,于是,三次去云南,最终签了下来…他当时在云南跟组《天龙八部》…” 就到这,VCR适时结束,陆一鸣笑着道:“我们有幸邀请到他来我们的节目,掌声有请沉旭东!” …… “旭东你好…” “主持人好!” 沉旭东驼色的大衣,黑色的裤子、高领毛衣,穿了一双黄色的靴子… 还是那句话,他的审美本身就是在线的,又是公开场合,当然要精心打扮一下。 陆一鸣看了看他,然后有点惊讶:“你头发一直很短?” “…对呀。” “为什么不留长发呢?我记得韩憨、郭景明都是长头发…” “不知道,我没见过他俩,我就觉得短发好洗,每天早晨洗脸的时候,顺便就给洗了,而且容易干…我住在学校宿舍嘛,又不能用吹风机之类的大功率电器…” “…那你对自己出现在电视上这个事有心理准备吗?” “…有一点吧,毕竟我是中戏的学生嘛!” “你怎么会想到考中戏呢?而且还不是表演班?” “…我以前觉得编剧比较威风,你看我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着名戏剧,比如四大名剧,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还有洪升《长生殿》,你不会记得谁演过,但你你知道是谁写出来的!” “现在呢?” 沉旭东笑了笑:“现在…知道了一点影视剧的筹备流程,跟我想的不太一样…” “不一样?” “…甭管做什么剧集都需要钱,谁能拉来钱,谁就是剧组的大腕…” “我们的影视制作还在粗放阶段…” 沉旭东摆手:“好来坞也一样,影视项目就是钱说话,这个是放任四海皆准的道理,当年李连结去好来坞拍《致命武器4》,整个剧组都听梅尔·吉布森的!” “你怎么知道?” “…我做过节目啊,调查过很多资料,好来坞电影、香港电影包括欧洲电影,都了解过…” “真的吗?” “当然,你像《致命武器》就是靠梅尔吉布森才卖座的,一直拍到第五部…不要觉得好来坞就一定正规、专业、流程化…好来坞制作是分等级的,你像《致命武器》就是B级片…” “B级片?” “就是预算很低的影片…尺度通常比较大,血浆、暴力…李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