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0【开京反应】(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1527 字 7个月前

许亢宗面前摆着三样东西,他表情古怪道:“这些就是高丽的钱货?”

“是的。”郑知常有些自卑和尴尬。

高丽国内最常用的市场流通等价物,是二升布、三升布和五升布。

二尺二寸宽的布匹,编织密度达到80根纬线为一升。

中国官员所穿公服,由十五升布裁剪而成。中国百姓的衣物,也多采用八升布、十升布。

五升布放在中国,只有最最底层百姓才穿。

至于二升布和三升布,中国普通人家办丧礼,披麻戴孝用的就是这种。

然而在高丽国,五升布相当于主流货币,二升布、三升布则类似辅币。

真他妈穷!

许亢宗面前还有一排铜钱,分为东海通宝、东海重宝、海东通宝、三韩通宝等六种类型。

捡起货币看了看,许亢宗问道:“这不是有铜钱吗?”

郑知常解释说:“铜钱铸造不易,一般用于富户储藏,市面上根本看不到。偶尔也有中国铜钱流入,同样被富户窖藏起来传家。”

许亢宗又捡起小瓶子,问道:“银的?”

郑知常说:“此类银瓶,用于国王赏赐大臣,以及一些大额交易。”

高丽国银瓶的作用,跟宋朝银铤差不多。

许亢宗又问银铜矿,郑知常照实回答,得到的答案却跟太子所说不同。

太子殿下说,高丽国内有大量铜矿和银矿。

而郑知常却说,高丽国内银铜出产很少,而且目前也没发现几座矿山。

其实是缺乏足够的采矿需求,因此高丽采矿业难以发展。历史上,由于明清两朝的贸易刺激,朝鲜半岛在清朝中期,一度达到68座银矿同时开采。

至于铜矿,主要在朝鲜半岛的中北部地区,仅这些地方的储量就达到3亿到4亿吨。并且许多矿山埋藏较浅,品质颇高,分布极广,开采难度不大。

另外,朝鲜半岛还有许多金矿。

郑知常难以启齿道:“请……请先生上疏大明朝廷,调一些粮食过来赈济平壤百姓。”

“多的没有,两三万石还是能拿出来。”许亢宗说。

由于朝廷打仗缺粮,这两年的全国田赋,百姓上交时不准折为钱币,一律得老老实实上交粮食。

再加上把玉米也引入粮赋种类,即便许多省份的府县还在恢复,不少地区还处于赋税减免期内,但去年的粮赋收入也达到了2302万石——北宋中后期,每年的常规赋额,约在3000万石上下浮动。

这种诡异数据,除了玉米带来的增产,更多是因为战乱后的田亩清查。

以前那些大家族不但兼并土地,而且还大量隐匿土地。引用北宋官员的原话来说,就是某些富户二十亩田地,有可能只交一亩赋税,剩下的全藏起来不让官府知道。

而朝廷只是大概定一个额度,地方官如果收不足税额,缺额部分便让老百姓平摊。

实在收不起来,那就找背景不硬的地主摊派。

如今趁着战乱之后的恢复期,大明新朝在全国范围内清查田亩。虽然肯定有大量遗漏,但绝对减少了隐匿土地,总体来说税基是在慢慢扩大的。

估计今年的田赋,就能恢复到北宋末年的水平。

两三万石粮食,挤一挤还真拿得出来。

运到平壤救济一些饥民,再弄些种子过来,分给农民补种粮食恢复生产。就能以极小的成本,迅速得到平壤民心,总体来看是大明朝廷赚大发了。

赵立突然说道:“第一批随船运来的军粮,可分出一半用来赈济百姓,全军将士暂时减餐不会出问题。”

郑知常连忙站起,朝赵立作揖道:“将军大义,请受在下一拜!”

“不必如此,”赵立说道,“俺以前也逃过荒,晓得灾民有多惨,人同此心应该帮忙。”

郑知常感慨道:“高丽的那些武将,只知吃空饷奴役军士,哪有一人似赵将军这般仁义?高丽的那些文官,个个都顾着家族利益,哪有一人如许相公这般明理?高丽果然是蛮夷之国,而我大明才是真正的文明之邦!”

赵立跟李宝、耶律余睹等人,一起跨海打了大半年仗,已经对开辟新战场颇有想法。

只要平壤、保州的明军,熟悉环境站稳脚跟,就可进攻鸭绿江以南的金国地盘。

或者在明军大举反攻时,驻扎在高丽的明军,直接从鸭绿江北上,配合主力部队杀向金国腹地。

金国不敢不防,必须分兵抵挡。

分的兵少了挡不住,但如果分的兵多了,主战场那边必然兵力捉襟见肘。

金国就算是极限签发民兵,也绝对不可能超过二十万军队。

既要在山西作战,又要在幽燕作战,还要防备辽东、辽西,今后还得防备鸭绿江一线。

赵立设身处地的代入金国贵族,如果换做是自己来分配兵力,想想就他娘的感觉头大无比。

这可怎么防啊?

幸好头疼的是金人。

……

开州,高丽国都。

“什么?大明真的发兵来援,郑知常还做了大明副使?”金富轼吃惊到难以置信。

李继仁派来的信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