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一直到十二月,聚集起来的兵力超过五十万。 而后于正月初一正式进攻安南,安南国内正处于陈朝,又闻蒙元残暴,惯常屠城,对此自然早有准备,军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合兵超过三十万,把守要道以待来敌,占据地利与人和。 元军兵分六路,以镇南王九皇子脱欢为六军统帅。 战争打到一月底,元军进攻极顺,连克大片土地,一路自是毫无军纪,烧杀抢掠。 尤其见到安南军队臂膀上皆纹刻杀鞑二字,更是激起凶性,屡行杀俘屠城之事。 此等残暴作为,一时间令安南贵族心怀惴惴,不少人选择向元廷投降,然而却令安南百姓更加坚定下抗元决心。 安南国王陈晃为争取御敌的时间,便将安姿公主送予九皇子脱欢为妾,但战事未止。 直到三月,安南国再败,国都升龙府被二度攻破,国主与群臣退至占城,后世越南南部区域,此时北地已彻底沦陷。 以此时的安南而言,如同一次灭国之灾,不过有生力量仍在,依旧在图谋反击。 且因元军残暴,百姓更加拥护安南军队,藏入深山丛林四处袭扰游击。 三月底,右丞相唆都率军五十万至占城,在乌里州(现广治省)与其他元军会师。 此时天气已越发炎热,安南军队已不仅有人和与地利,兵法上的天时也倒向了他们一方。 且元军补给线拉长,屡遭当地豪强袭扰,粮草不济,再加上部分绕袭元军后翼的安南军队换上宋军服饰,让元军误以为南宋已经复国。 主力北军与南军交手数十年,对南军抵抗意志极为深刻,因此看到这副景象,居然大多数元军毫不怀疑,心中震恐。 即便如此,九皇子脱欢依旧执意攻打占城发动决战,此时因天气炎热,元军水土不服,军中产生疫疾,战斗力大幅下降。 同时亦因战马不耐炎热,大量病热而死,更使元军引以为傲的骑兵无力发挥。 多番因素影响下,决战中元军大败,九皇子脱欢不得已败中撤军。 五十万军队不经有效组织的进行后撤,很容易演变成为溃败。 安南军队趁此时机,自山地丛林中发起多路进攻,使撤退的元军终于陷入溃败。 右丞相唆都于撤退途中遇袭而死,曾经围困襄阳,战胜文天祥的元将李恒亦死于此地。 二征安南失败,令忽必烈极度暴怒,感觉到自身权威受到挑衅,下旨责罚九皇子脱欢,但依旧再给他一次机会。 令他于南方再次整合军队,再攻安南。 九皇子脱欢认为二征安南失败,皆因北人不适应安南炎热气候之故。 因此在南方大征南宋新附军,结合此前逃回中土的军队,再次合兵三十万。 于次年一月继续进攻安南,此番令南宋叛将张文虎负责统领水军,走海路运粮,以防止粮道被断。 然而他所能吸取的教训也就仅此而已。 由于所用南宋新附军士气低迷,再加上其中大多数人皆是被强征过来攻打安南,暗中十分仇视北军,因此水路运粮的南宋降军,有不少人里通外敌,将情报泄露给安南部队。 致使七十万石粮食运到云屯,便被安南军队劫去,负责运粮和守卫粮草的新附军基本没做太大抵抗。 九皇子脱欢怒气上涌,即便全军已知晓七十万石粮草被劫之事,以至于士气低迷。 然而他依旧执迷不悟的领军攻向白藤江,意图夺回粮草。 此番早已得知情报的安南军队设伏于白藤江侧,等到元军进入伏击圈,安南军队先攻新附军。 新附军全无战意,纵然装备战术远胜对手,依旧一触即溃,溃兵被安南象兵追着逆冲后方的北军本部,竟直接将北军本部一举冲垮。 于是全军大乱,被驱赶到河中淹死的,以及逃入丛林被安南军民所杀的不计其数。 最终三十万大军,只有十万不到逃回国内。 忽必烈得知消息后,当场气晕在朝堂上,连史官也不敢记录此事,后世元史对这场战争记录极少,全无经过。 只有翻找大越史记全书才能找到越南一方的战争记载。 忽必烈醒来后,以脱欢丧师辱国,命他终身不许入觐,后九皇子脱欢于南方郁郁而终。 蒙元攻越的两年时间内,朝廷完全顾不上范卓远。 初次征伐安南失利,不是没人偶然提起过范卓远这个有灭国之功的名将,建议让他负责运输粮草,看守退路。 这个提议刚刚在朝会上提出,立刻便被一众北地重臣,无分汉蒙回三族,皆厉声呵斥。 其实根本不用解释,之所以不用范卓远,只因他是南人,且是南人中赫赫有名的战将! 以蒙元对南人的防范,即便是文官也不得入中枢任职。 范卓远这样的强人,朝廷自是恨不得他立刻去死,就跟南宋投降的刘整等人一般。 灭宋以后,尽快郁郁而终,别让朝廷难做。 能留下来任用的,也多是范文虎这样的佞臣庸臣,只有这样元廷才能放心。 朝廷对范卓远的刻意无视,倒是令范卓远有了极大的自由。 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范卓远以各种手段在江淮、江南、湖广等地,悄悄运送了三十万人前往日本。 其兄长范鹏程也通过官方渠道,向朝廷禀报后,先一步去往了日本,主持日本各方面利益联系。 范鹏程长袖善舞,纵然军中威望不及范卓远,可作为纽带将十万将士绑定起来,却是足够的。 再加上范卓远心有预感,怀疑自己可能去不了日本,于是将未来所安排的种种战略计划,如改风易俗、化倭为汉、发展海贸、造船守海、开拓南洋、迁徙人口等等,记录成了一本册子。 并且将火炮、火铳、颗粒火药的制造方法也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