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郡主菱歌 塘野蛙蛙 1559 字 2023-07-16

沈氏将菱歌吃力地送到对面的桓侧妃手上,菱歌迷蒙中睁开眼睛看了一下,桓侧妃爱怜地轻拍她说:“哦哦,睡吧睡吧,我在。”于是菱歌又安心地闭上眼睛。

沈氏感激地看了桓侧妃,眼里有千言万语。

她回身在李妃脚边跪下来,哀声道:“王妃,妾乃畸零之人,多年以前就该死去,遇到殿下和王妃是妾的福分。妾不会教孩子,也没有耐心,王妃贤良,殿下也放心,菱歌这几年在王妃跟前的日子比在妾跟前还多,王妃疼她,两位兄长也宠她,更是她的福分。如果没有这场变故,菱歌本该一直承欢王妃膝下,受王妃庇护。”

说着,却向李妃伸出了双手:“太夫人厌憎妾,一直也不喜欢菱歌,妾心里也苦啊,太夫人怕妾蛊惑郡公,令妾日夜舂米,少有歇息。菱歌去了郡公府,要跟着妾着粗衣,睡碓房吗?”

桓侧妃听到这里呆住了,难怪往日宛若娇花照水一样的沈氏变得这么憔悴,满手都是伤,不由得搂紧了怀中的小女孩。

李妃还想辩驳,讷讷地说:“我阿母是气性大,过了就好了,她不会为难菱歌,再说菱歌跟着我......”

沈氏忽然磕下头去,哭道:“求王妃看在殿下和世子的份上,就让桓姊姊带走菱歌吧!”

李妃低头伸手拉沈氏,头却一阵眩晕,她喘了一口气,无奈道:“到我们府里不好,难道跟随桓妹妹就好了?一样也是寄人篱下,更不用说你也难见女儿。”

桓侧妃咬牙说:“大相国刻毒残忍,绞杀了我的康儿,但我想他不会对一个小小女娘怎么样。如果他连四五岁的小小女娘都不放过,那他不怕别人说他禽兽心肠吗?我阿父是为救伯父而死,所以他暂时对我还有一点香火之情,也不会对我怎么样,起码我能护着菱歌。”

又嘲讽地哼了一声道:“还有我阿嫂,更是有名的贤良人一个!她不是慈和的人,但是也不会让人零碎受罪,这么一个小小女娘能碍着他们什么?说不得为了他们的名声,也得让菱歌好好的。你们李府就不敢保证了,要让一个人在内宅受罪,有的是办法,你那嫂子母亲的手段,我不相信你纯然不知。所以跟着我看似不好,但只要我护着她,实则倒比在你们府里合适!”

李妃垂目沉思,好像也不无道理,又看桓侧妃死活不退让,无可奈何地放弃了带菱歌回府。

沈氏又对桓侧妃郑重叩下头去,什么都没再说,桓侧妃也没有说什么。

人的情感多么复杂啊,桓侧妃以前那么讨厌沈氏,世事如棋,她也没想到自己会有争着抚养菱歌的一天,就当是为殿下吧,反正自己也舍不得这小女孩,桓侧妃疲惫地对自己说。

车马粼粼,在雪地里留下孤单的两行辙印,不久就被飘落的雪掩埋,就像那些事那些人。

走的人已经走了,活下来的人却永受煎熬,岁月或许会冲淡这种苦痛,但那刻骨铭心的痛,眼下却不得缓解。

进入腊月的时候,中枢以小皇帝的名义给大相国魏国公赐九锡之礼,总揆百官。

九锡之礼,王莽,曹操,司马昭......还有许多开国皇帝,也都接受过,意味着什么,百官心知肚明。

拥护皇室的中坚力量被诛后,朝堂中,几乎再也没有人能反对桓恕加九锡了,只有凉州刺史唐璋在朝堂上提出了异议。

唐璋的寡嫂理国公太夫人,正是崔夫人的异母阿姊,她的儿子唐潜是现任理国公。

崔夫人与理国公太夫人崔氏情分寻常,唐璋却与鲁王交情深厚。鲁王一家罹难后,唐璋又愤怒又伤心,朝廷前脚才拿人家的女儿去和亲以企边境安宁,后脚就杀了人父兄一大家子。

他性情刚烈,当堂就诘问桓恕:“昔日有人曾向诸葛丞相献言,丞相劳苦功高,乃国之柱石,宜加九锡之礼。诸葛丞相曰,讨贼未成,若能灭魏奉汉室还故都,虽十命可受,何况九锡!那大相国什么时候率军南下灭了吴廷一统天下?”

桓恕闻言大怒,当场就将唐璋下了大狱,并问罪唐家,逼得唐璋的寡嫂崔氏只好来求桓恕夫妇。

崔氏守寡多年,小叔子唐璋对她这个寡嫂和幼子照拂甚多,就是国公府爵位,当初本来小叔子年富力强,自己的儿子年龄小,他要是和自己的儿子争,儿子大体是争不过的,但小叔子不但不争不抢,还为儿子上表,极力请求让侄子尽早袭爵,所以崔氏十分感激小叔子,怎么也得走这一趟。

第一次崔氏独自来,被崔夫人轻轻地挡了回去。

崔氏出身高贵,母亲郭太夫人能干,除了幼年吃过一点苦,也算一路顺风顺水。即使父亲被陷害身死时,她早已嫁到理国公府生儿育女,有夫君护着也没遭什么罪,等到儿子唐潜袭爵,她自己又成了国公府太夫人,儿子又孝顺,在府里那是说一不二。

所以来桓府时,崔氏虽然心知和妹妹情分一般,但满心以为妹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