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努尔哈赤领兵剿贼(1 / 2)

承德十三年,八月底。 在高句丽使者的再三请求下,驰援的将领人选终于确定。 因为有洪战平叛不成反被揍的例子在前,加上游牧民族的骑兵侵扰,以及海上倭患两项,也曾叫大乾头疼多年。 尤其是最后的倭患,大乾的两广福建等地,迄今未曾杜绝。 总之一句话,这次的任务是个烫手山芋。 由不得众将不慎重! 经过一番斟酌,最后承德帝决定由忠靖侯史鼎挂帅,以贾琮为副将,领密云大营兵马三万、京营骑兵五千,驰援高句丽。 此行既是为练兵,也是想叫贾琮、史鼎两人借着高句丽出钱出粮的机会,多熟悉熟悉与倭寇之间的战斗。 北方鞑靼既然已经臣服,承德帝便又惦记上了两广福建的倭患。 他刘章将来可是要名载史册的! …… 荣国府里。 得知贾琮将要带兵前往高句丽,贾母、贾赦等人自然又是一番担忧。 贾琮自己倒是不觉如何。 如今他练兵手段愈发纯熟高效,此番虽说带的是新兵,但在精挑细选之下,除了尚不曾见过血以外,寻常比试的时候,战斗力隐隐还要超过那些老兵。 这次带出去见见血,必然又是一支精锐! 值得一提的是。 原本无论如何也只能分成两份的随身空间,在体积突破到一千方以后,可分割数量再次翻番,一跃而变成了四份。 也就是说。 如今的贾琮甚至可以用随身空间组合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护罩,将自己的前方、头顶,以及左右两边通通护住。 这等坚不可摧的安全防护,才是贾琮的最大底气! ………… “吁!” 随着几声劲叱响起。 大红披风下,贾琮身着钢甲,手上缰绳勒紧,叫犹如利箭一般划空而过的骏马,在江界县衙的大门前倏然停下。 在他身后,数十名骑兵亦是勒马急停,那整齐划一的动作,叫出门相迎的江界县令郑百顺童孔骤然一缩,不禁心生忧虑! 这贾姓将军才来时,麾下所领的骑兵虽也是训练有素,但跟如今比却是提鞋都不配的,短短两个多月,便练出如此兵马…… 大乾有这等人物在,高句丽何时才能翻身? 暗暗叹了口气。 旋即看到贾琮等人下马,便又换上一副笑脸,急忙下阶迎了上来,笑道:“将军回来了,里边忠靖侯大人正等着您呢!” 贾琮点点头,“有劳郑大人通知。” 县衙正堂。 史鼎正看着面前的地图,面露难色。 此刻见着贾琮进来,因问道:“此番出去,可曾有所斩获?” “无非是百余记首级罢了。” 贾琮面上也并不好看,“自从建奴蛮夷上回吃了个大亏,早一熘的逃走了,剩下的都是些消息不灵便的小部落。” “些许小鱼小虾,也不值当什么的。” 史鼎头疼道:“如今已是近冬,该抢的早已抢的差不多了,即便是哪里短缺一点,也不必再拿命去拼。 女真蛮夷倒还好说,只是那海上倭寇,今年秋收后居然没过来,叫你我空跑一趟不说,连那海外贼寇的模样都不曾见过……” 贾琮闻言笑道:“大将军想见那海外贼寇的模样还不简单?只等班师回朝,末将便替你奏请陛下,放你去福建就任,保管你看到烦!” “去福建还是算了吧,”史鼎也笑了起来。 说笑两句后。 贾琮问道:“大将军叫我回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是有一些事情,我有些犹豫。” 说着,史鼎自旁边桌上拿起一份调令,递给贾琮,道:“今天我收到陛下的调令,命咱们班师回京呢!” 贾琮三两眼看完。 笑道:“能回家不是件好事么,将军有什么好犹豫的?” 史鼎苦笑一声,道:“不是班师回朝的事情,是辽东总兵匡延文……” “匡延文怎么了?” “他举荐了麾下的一员将领过来,替咱们继续清缴女真蛮夷,和抵御不知什么时候到来的海上倭寇!” 听到史鼎的话,贾琮的眉头登时皱起。 问道:“那将领有问题?” 史鼎点点头,“那将领名叫努尔哈赤,正是建州女真的出身!” “那将领叫努尔哈赤?” 贾琮一惊,忙问道:“全名是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吗?” “正是叫这个名字,难道你认识他?” 史鼎颇为惊讶。 贾琮的面色有些凝重,道:“还能重新换人过来吗?” 史鼎道:“换人恐怕是不行了,去辽东的调令,比咱们这里的要早上不少,我估计这会子,那个努尔哈赤已经走到半道了。 怎么,你和那人不对付?” “哪有什么不对付。” 贾琮摇摇头,皱着眉头,“我今儿才是第一次知道这人,只是觉得他出身建州女真,再叫他领兵清剿女真蛮夷,此事不妥!” 史鼎颇为赞同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奈何有匡延文力荐于他,陛下又允准了,只能暂且信他一回了。” 信他一回? 贾琮暗自嘬了嘬牙花。 你要是知道,这家伙凭借着十余骑人马便能扯旗出道,最后更是直接统一建州女真、立国称帝,你怕是就不敢暂且了! 既然事情已成定局,贾琮也不再纠结。 转而笑道:“既然有人来接手,那咱们过两日回去?” “先差人买些东西罢。” 史鼎笑道:“怎么也算是出来一回,这高句丽可是有许多大乾见不到的小物件,颇有意思,带些回去送人是极不错的。” “自然要带些特产回去的!” ………… 承德十三年,十一月十三。 奉旨驰援高句丽的贾琮、史鼎一行,接到承德帝调令。 带兵回转。 此时,贾琮的敕造忠勇伯府已经彻底竣工,只待主人归京便可正式入住,其间的丫鬟小厮等下人仆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