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场后的第四天,徐容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他徐某人凭借着《羊城暗哨》入围第二十四节届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奖项! 尽管一同入围的还有十四人,但提名本身就是一种肯定,而且按照金鹰奖获奖者二人到四人不等的老习惯,今年他说不定仍有一定的机会摸一摸金鹰奖杯。 哪怕最终没能获奖,提名也是积累资历的过程,假如他连续提名三五次,评委组纵然是看在他年年陪跑的苦劳的份上,在竞争相对不激烈的年份,多少也得给他兑换一个奖杯过来。 其实年初随着《闯关东》的席卷,他也看清几个大奖的形势,今年拿奖的希望几乎为零,但是李又斌只要得奖了,他肯定能摸奖杯就是了。 无论是异军突起的《士兵突击》,还是全国热映的《金婚》、《奋斗》,《羊城》的受众群体相比较而言都没那么广泛。 再加上惯例,主旋律占一个名额,他被锤出去没有任何意外。 至于金鹰电视节作为压轴的最具人气男演员奖项,他是不抱任何幻想了,没有意外的话,这个奖项要从张国力、李又斌、佟大伟和王保强四人当中选出,考虑到张国力上一届已经拿过一次,而《奋斗》又严重脱离现实,最终真正的角逐人选只李又斌和王保强二人。 这些纷繁复杂的消息,并未对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太多的影响。 精力就那么多,他得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片场。 张绍华在戏中演牛鲜花的母亲,跟他的对手戏寥寥,但一条戏拍完之后,却是让他见识了以往极少见到的一番风景。 徐容本来对自己无台词的表演挺自信的,虽然自忖比不了李雪建在《搭错车》中的精彩演绎,但他估摸着即使在老一辈演员中,应该也能评个中等,他也明白自身距离张绍华肯定有差距,但是却没想过差距会是另外一回事。 张绍华的表演风格跟他们这帮学院派出身的完全不同,瞧着很像表现派那一支的,全是技巧,可又几乎看不出太多技巧的痕迹,只一条戏,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玩的跟花似的,看的他目不暇接,综合表现力压的一直在说词的阎妮和刘长胜完全抬不起头。 纯粹的技巧表演,徐容先前只在李雪建塑造“冯敬尧”时见过一次,他到如今,也从未尝试过半次,一直都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的内心相信、外部表达两步走,因为用自己的理解去演,风险太大了,稍不注意就会玩崩。 徐容看完了一条,人都有点魔怔,内心相信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好处是真的好用,因为谁也不能指望一个技巧不熟练的初学者,去综合各方面的表现力,完整的塑造一个角色。 劣势自然也相当明显,当没法于内心建立立体的角色时,就显得极为尴尬,就像他先前拍摄《纸醉金迷》初期,发动机没了油,站在镜头前,自然也就缺乏本应有的表演自信。 张绍华的表演方式很有诱惑力。 诱惑的徐容甚至想亲自尝试一番,但很快的,他又把这个冒然升起的念头给强行压了下去。 表现和体验,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就像他自身,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如果实在不成,他会习惯性的用方法派的技巧来替换对象,而外在表达的技巧基本上都是共通的,至于能不能用表现的方法去塑造角色,首先看的是表演技巧的掌握程度。 体验是以自身代入角色,将角色行为合理化,而表现则是强大的掌控力为基础,保持自我的前提下,完成对角色的雕琢,在这个过程中,过犹不及。 陈保国当年拍《大明王朝》时,都老老实实的内心体验,他自觉比陈保国差的还远,一旦失手,立刻就能给砸了。 等回头综合评价到了S-之后再说吧。 直到此时,徐容有点理解李雪建接“冯敬尧”这个角色的初衷了,野心是真的大,而且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李雪建的确达成了他的野心,完成了由一个表演体系向另外一个体系的跨越。 惊喜不止于张绍华的表演方式。 剧组另外一位名气不大的演员,也给了徐容相当大的惊喜,演庄洪安一角的丁勇代。 丁勇代的戏份更少,也没什么名气,这个国字脸的中年,徐容先前听都没听过,可是看着他跟阎妮的一场戏后,他再次印证了先前《继父》拍摄时看候天来表演的想法。 名气跟业务能力不是划等号的。 丁勇代的戏并没有大的情绪起伏,这才是真正考验演员基本功的,因为但凡大哭、大笑之类的需要情绪爆发的戏份,演员本身会更重视一些,做的准备工作也会更充足一些,因此大多数演员的情绪爆发戏水准会超出平时的水平。 至于一些情绪爆发时还在及格线以下的,其实也超出了自身的正常水平,只是那部分人的正常水准过于低了。 丁勇代的表演很平,给徐容的感觉,就是看着像是真的。 表演最难的往往是最常见的,因为观众太熟悉了,演员一张嘴,像不像,观众一下就能辨别出来。 转场之后,相比于先前的拍摄,唯一值得庆幸的一点大抵就是基本条件改善了不少。 剧组租下了市内的一家饭店,集中拍摄一部分中后期的戏份,相比于外景,至少吃饭的时候好歹有了能坐的地方,不是跟先前似的,一帮子人排成排,在地上跍蹲着一顿饭就给对付了。 “妈,我给你说个法,你可以从网上买东西,衣服啊、化妆品啊包括咱们用的锅碗瓢盆什么的,都特别便宜。”阎妮跟张绍华聊着聊着,不知道打哪句话开始,就聊到了眼下的物价涨的厉害。 张绍华从口袋里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