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 114 章(1 / 4)

海商富裕这事儿, 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没人清楚海商到底有多富有。
毕竟咱们中原大地的人,自古以来就喜欢低调,财不外露嘛。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跑海商到底有多富裕了!
沈玉耀此前画的饼很好吃, 但是一直没有看见真东西, 人们心里还是比较发憷的。
看到东西后, 人们才知道到底这饼是真的,而且真的好好吃啊!
蔡有志的手都在微微颤抖,不是激动的,是累的。
海船上的东西需要清点,因为是第一艘回来的海船, 意义非凡, 蔡有志干脆亲自领人清点了一番。
看了一晚上金银珠宝,华服美器, 蔡有志感觉自己已经认不清楚金子长什么模样了。
此刻就没什么对世俗的欲望,感觉整个人都飘飘然了,金银也不过身外之物, 多了也就那样吧。
太宗时期, 蔡有志是做梦都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因为金银太多, 对这些东西都麻了。
其实国库的进账远不是这一艘船可以媲美的,只是国库里的东西, 不可能全都换成金银摆在一起给他看。
第二天上朝,蔡有志控制着颤抖的手,上奏女帝, 奏请明年派出更多海船, 顺着第一艘海船航行的路线, 到各国经商。
“而今草原上而来的商旅,途径周塞关,总会赞叹大庄建造的草原之路,周塞关与西南关两处互市,充盈国库功不可没,既然有陆上互市,也该有海上互市。”
蔡有志的脑子转的很快,这个时候从他身上看不到丝毫直臣的气息。
在户部尚书的位置呆了一年,已经将蔡有志锻炼出来了,他现在就是个合格的户部尚书。
沈玉耀对上蔡有志不住发亮的双眼,感觉像是看到了摇钱树。
是蔡有志心里的摇钱树,看来他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海上贸易的好处,并且恨不得马上就接着赚钱。
新港这下真的能成为互市之外朝堂另一支柱产业了。
沈玉耀松了口气,她布置下来的东西可算是有个着落了。
对于蔡有志的提议,沈玉耀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她让蔡有志仔细思考,写个折子递上来。
接下来就是解决冬季问题。
过冬要考虑的东西是粮食和取暖。
只要民间的商业发达起来,粮食问题就不用太过担心,朝廷兜里有钱,哪怕哪个地方欠收,也可以通过收购外国粮食来平衡本国的粮价。
粮价管控得当,便无须太过担心产生百姓流离失所的现象。
朝廷有钱,什么都好说。
而冬季过冬问题,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燃料不足。
她今年就可以将炕这个过冬神器推广开来,但如果燃料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便是非常省柴火的炕,也无法解决根本。
其实燃料最好就是直接砍树,砍树得到的柴火性价比更高,比煤更适合普通老百姓。
但是因为山路难行,大型树木难以砍伐等等原因,柴火的价格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是消费不起的,最多就是靠山吃山,自己在秋季上山捡点儿柴火回来过冬。
可不是每个冬州人门口都有一座大山。
况且炕不是万能的,如果房子的保温效果不如人意,炕那点儿热量,撑不到最冷的后半夜。
而大多数人都是倒在太阳落下一夜后,最寒冷的清晨。
所以想要解决取暖问题,必须解决房子保温问题、燃料问题和取暖工具问题。
其实冬州的房子,只要好好盖了,保温上都没有太大的问题,真要是四面透风,人早就全冻死了。
只是确实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是由于房子建材的限制。
红砖和水泥必须先搞出来,这两样东西同样是神器,不管是修路还是修房子,都很有用!
沈玉耀大概捋清了接下来的奋斗目标,饭要一口一口吃,相信大庄很快就能变成个大胖子了!
沈玉耀期待着。
朝廷的政令下达速度极快,蔡有志申请建立海上互市的折子被沈玉耀批准不久,石采文就收到了户部的邀请。
是的,石采文被户部抓壮丁了。
得知户部要建立海上互市,石采文第一反应就是好事儿一桩。
大庄越来越有钱,可不就是好事一桩嘛。
但是等户部前来的官吏同石采文说,想请石大人入户部为文书,主管新港互市时,石采文还是愣了一下。
她此前入朝为女官,为沈玉耀做事,不是没想过日后会升为高位,但是她没想过户部的人会亲自来请她。
看来她事情办的还不错?
“多谢蔡尚书赏识,只是在下身上还有要职,不便离开边关,陛下当初为在下设了两处互市,而今只有一处西南关稍有起色,另一处还没有头绪呢。”
总不好撂下沈玉耀的吩咐,去为蔡有志做事。
那不是扔了西瓜捡芝麻嘛。
“既然是陛下的命令,那还请石大人先尽心为陛下办事,下官会将此事转告尚书大人。只是新港互市到底是新立,急需有经验之人的协助,若是石大人身边有善于此道者,还望不吝举荐。”
“当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