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重聚变(1 / 2)

开采矿物的是这些自律式采集机器人,修建冶炼工厂的是这些自律式采集机器人,就连修补工程船受损部位的,也是经过人为改装、加了焊枪和多功能机械臂,编写了新的工作程序的自律式采集机器人。

至于这艘工程船上的人类,则是从未在这段记忆中露过面。

但柯岚知道,这艘工程船上肯定是有着活人的以这些自律式采集机器人的核心权限,是禁止自行改装机体、添写新程序的,这道限制也是为了防止有不法之徒将工程机器人改装成全自动杀人武器那些地球上的反抗组织并不是没有这么干过,只不过他们能够弄到手的都是一些比较低档次的货色,改装出来的武装机器人在战斗中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远不如一个只接受过最基础训练的真人。

至于机器人自行破解限制,进行自我改装柯岚直接排除了这种可能性:机器人真能做到这种程度,地球上早就已经爆发智械危机了,就连方舟上的人工智能都没有这种本事,更别说这些一千年之前的老式机器人了。

柯岚已经记不清自己吞噬了多少具丧尸了,一百具还是两百?总之,外面的丧尸还在源源不断地涌进来,而自己模拟出来的活体甲胃就像是一个永远都吃不饱的无底洞,对这些送上门来的“食物”照单全收残缺的记忆片段正被一块一块地拼凑起来,变成更加完整。

工程船在这颗小行星上停靠了足足六个月,柯岚也不知道船上的人类究竟是靠什么东西活下来的,但在这六个月里,这颗小行星被挖掉了接近三分之一的体积,而原本只有百米长的工程船,则是被改造成了一艘五百米长的异形空舰

这艘空舰的外形很粗犷或者从粗糙来形容也不为过,充斥着一股浓浓的“柴油朋克”风格:表面坑坑洼洼的动力管直接暴露在船身的外部,大量不规则的钢板被粗暴地铆接在一起,就像是一件打满了补丁的旧衣服。别说现在推崇的模块化设计了,这些新增的部件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兼容性,零件之间的公差也大的可怕

十二个外形如同横放的烟囱一般的巨型推进器被套在用钢管拼接成的支撑框架里,虽然柯岚很怀疑这东西究竟能不能给飞船提供推力,但至少那些连在推进器上用来传输燃料的动力管看着不像摆设。

如果要柯岚用一段尽可能简短的语言去描述这艘异形飞船的话,那大概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俺寻思这玩意应该能动。”

但不管怎么说,这群人能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存活下来,并且改造不,应该说是建造出这么一艘“玩意”来,真的只能用“奇迹”两个字来形容。

六个月的时间,这颗小行星上所有能够被利用的资源都被发掘殆尽。工程船上的人不仅采空所有的矿石,而且还把数万吨冶炼剩余的残渣作为燃料,精炼之后填入了那些“大烟囱”里面。

“烧石头?这是重核聚变技术?”

要知道,在旧纪元,人类的科技天花板也就是堪堪摸到了可控核聚变的门槛而已,就连方舟上的核聚变反应堆都只是所谓的“试作型”而所谓的“重核聚变”,难度可要比平时里经常提到的“核聚变”大得多了。

一般人口中提到的核聚变准确来说应该叫“氢聚变”,是指用氢原子的同位素、也就是氕氘氚进行核聚变产生氦,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大量释放出来的能量。

之所以从氢原子同位素入手开始研究核聚变,是因为氢原子是排在元素周期表第一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小,原子核内中子和质子数最少,相对原子质量较“轻”,促使其进行聚变需要的初始能量最少简而言之,就是“门槛最低”。

而像那些元素周期表排在后面、相对原子质量比较“重”的元素,虽然需要的初始能量会比氢多很多,但聚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也不是氢聚变能相提并论的这就是“重聚变”,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回报模式。

但以旧纪元人类明的科技水准,连可控氢聚变都还只是半吊子水准,更别说门槛极高的重聚变了要不然,人类也不会在发现能量结晶之后便将这种看上去显得有些“原始”的供能方式改为方舟的主要供能手段了。

如果可以做到高稳定性的同时将聚变反应堆小型化、便携化的话,现在大概率就没有能量结晶什么事了,但就是因为做不到,所以才会让这种本质上和蓄电池没什么区别的能量结晶占据了主流。

如果说这艘工程船上的人类已经掌握了重聚变技术的话,那就意味着他们的科技水准,至少已经领先了现在的方舟五百年不,甚至有可能是一千年以上!

可一艘漂流在太空中、连生存补给都成问题的工程船,他们又是凭什么研究出重聚变技术的?

连吃饭都成问题了,还能有余力去做别的事情?

更何况,工程船上也根本没有进行这类实验的条件想要掌握重核聚变技术,要突破的技术难关简直数不胜数,每一个难关都需要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耗费的时间和资源简直就是天数字,连集中了全太阳系大部分资源的旧纪元地球明都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