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夜探机械厂(1 / 2)

次日,胡同里亦如往常,平静祥和,好像昨天在歌舞厅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 陈铭今天早早就出了门,去了趟浑南路,昨天通过齐队要到了货车司机地址。 知道是齐队介绍的,司机很好说话,定好价,往返一次7毛钱,也算公道,约好3天后出发。 接下来,采购需要的材料,主要是汤汁酱包用到的油盐酱醋、辣椒、葱姜蒜等,量很大,因为需要做一些实验,才能确定最终成品包。 还在一家米粮店找到已经发酵的食用菌孤,老板用来发蘑孤自己吃的,被陈铭买了下来,这玩意撒入酱料包,可延长食用期,是天然版防腐剂,苯甲酸钠这种科技物质,就别想了。 中午过后,陈铭去了趟普安区,翰林诗社。 一个中年女人正在茶室里品茶,桌子上放着最新一期的翰林期报。 看着千篇一律的内容,林默涵眉头皱得紧,这一届的诗词大赛没有什么亮点,诗刊的销量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市面上的小诗社也渐渐展露头角,翰林面临的市场压力很大。 一阵敲门声,编辑人员拿着一张纸走了进来。 “张总编,外面有个叫徐志摩的先生想要见见你。” “我是什么人都要见是吗?你们处理不了?”张默涵揉了揉眉心,有些不耐烦。 “他说让你看看这个,就能见他。” 编辑人员将一张纸放在桌子上,上面的内容她之前看过,觉得写得非常好,相比当下流行的诗词,这是一种她从没见过的风格,受欢迎程度不好判断,便拿来让总编看看。 林默涵拿过纸张,看了一眼,然后眼前一亮,认真品读起来,足足看了三遍,才将纸放下。 笑着说道:“请他进来。” 编辑人员出了门,林默涵还在咂摸诗里的味道,心说,泸市吊桥真的这么吸引人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不赘,不素,刚刚好,简简单单,却写出了两个人的故事,令人赏心悦目,不像现在的诗词文章,充满了抱怨的情绪,毫无代入感。 不多时,陈铭走了进来。 “你好林总编,我是徐志摩。”陈铭改了ID,赵经纬那边还是得防一下,这个时代还没有网络,个人信息不好查。 “徐先生请坐,这首诗完全符合翰林的要求,会给您安排在下期上刊,稿费我这边能给到1元华币。”林默涵开门见山。 “嗯...”陈铭还在心思怎么说出来的目的。 “不知这样的诗词...您的创作频率大概多久,我想我们可以长期合作,这样的价格其他小诗社肯定给不到。” “等等...你刚才说多少钱?” “额...一元华币,这已经算是我们这里版主的价格了...”林默涵还以为陈铭嫌弃价格低,要知道诗社的大部分诗词都没过2毛华币。 女人话还没说完,就见陈铭从腋下掏出一沓纸来,啐了口唾沫,点了起来。 林默涵眼皮跳了跳,这...确实是来卖诗的。 陈铭将纸张扔在桌子上,说道:“一共42张,您称..不是,您看品质,每斤都能卖到1元不?” 他来之前在期报末尾看过递稿价格,2毛都算是潜力大作了,这还有意外之喜。 林默涵随便抽了张出来,然后,就看得入了神。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 ...’ 等了许久,陈铭已经喝掉一壶茶了,林默涵才从诗张里抬起头,看着陈铭的眼睛都在冒着光。 “您的诗,真的...很棒。”她不知道用什么词去赞美这些诗,再别康桥、远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爱这土地...每首都是经典。 “你就说,能给多少钱吧。”陈铭的全部存货也就这些了,里面还掺杂了些方文山的歌词,什么青花瓷,稻香,晴天...改一改都给凑了进去。 “每首都能给到1元华币,按照期刊顺序发放。” “可以,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你说,我们尽量满足。” “那个,我能不能成为版主,给我一个版块,有我自己发挥。” 林默涵迟疑了下,版主是有绝对文创高度的资深诗人,徐志摩的作品高度倒是够,就是资历好像差了些,她有些不放心,毕竟一个版块是能决定期刊销量的。 “给我一周的版主时间也行,在保证不影响翰林诗社形象及销量的前提下,一周由我随意发挥。”陈铭看出了女人的为难处。 “那没问题,您有确定的时间段吗?”林默涵也想笼络住这位诗词界未来的大师。 “就定在4月1号到8号这个时间段吧。”按计划,刚好是从陈唐寨回来后的几天。 “可以,那这些诗,翰林就买下了,您签一份协议,我们下午可以去公正。” “不必了,留你们这吧,发一次结一次款就行。”陈铭毫不在乎版权问题,继续说道:“还有就是我在版主期间,期刊的封面需要留出一部分给到我。” 林默涵也很爽快的答应了,觉得陈铭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这样的人自是不怕诗词被盗取,毕竟,才华是盗不走的。 临走时,林总编让财务一口气给徐志摩结了10首诗的钱,三天一期,就是一个月的量。 带着10块华币,陈铭走出翰林诗社,已经傍晚了,林默涵看诗实在太投入,忘了时间。 礼盒的广告媒介基本敲定,就差一个热点式的全城造势,Fans陈将以绝对震撼的方式,‘刷屏’泸市,第一桶金指日可待。 将近8点多到的家,沉落虞给陈铭留了饭,意外的是,李少楠也在,看这厮脸色不太好,正坐在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