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吕布,其实也挺好哄,吕布不是孙策,他不会是那种非要什么事都恨不得自己上,旁人怎么劝都不听的人。
不肯多带人,那基本不存在,因为司马懿只一哄,吕布就巴不得带多点人,好显示威风凛凛,所以,根本就不存在逞强好胜的行为,做出什么孤身涉险的行为!
就冲这一点来说,其实特别叫司马懿省心!
要真是那种像孙策那样自逞强,而完全主意特大,还听不进劝的人,那就真的头痛!
没文化还主意大!那才是真要了命了!
吕布也就这点好,他这个人没啥大主见,只要你说的合适的意见,他能听得进去,包管听,完全没有固定的死板的立场。
这种人,做人臣子的,那真的就是墙头草的风格!
但若是做人主公的,若是听小人的,他就是个昏主;但若是听贤臣的,那就是妥妥的齐桓公啊。齐桓公没别的什么才能,其实也是耳根子特别软一人,不管啥小人,只要一捧他,他包管就迷了心志,但他有一点特别好,无论小人说的再好,只要管仲一开口,他包管不管原先是什么立场,立马就改了!
齐桓公一生有两个贵人,一个是鲍叔,一个是管仲!
鲍叔说管仲可用,他听了,并且遵从了,放了管仲,重用为相。
管仲活着的时候,也一直十分听从,重视他的意见,这才成就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业!
这吕布也略有些这样的特点,虽然也有固执的掉不了头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其实只要摸清了他的性格特点,顺毛捋的话,其实,特别的好哄,好服侍!
所以,吕布是带着一千骑兵精锐去的,因为司马懿跟他说了,主公是徐州之主,将来更是要霸于北方!震慑关外各族的大英雄,而大英雄出城,岂能无备!?不仅要有文备,还要有武备,这是标配,这才是大英雄的排场,不然怎么展示威风凛凛呢?!是不是?!哪怕是扛个旗,也得要旗营的人,叫百姓知晓是吕布来了吧?!
进了山里,那马蹄一响,阵势摆出来,便是百兽也震慑于主公之威,而麋鹿猪兔都惧主公之虎威,必甘愿自动投于主公箭下,腿软的连跑也忘了!
这么一吹捧,那吕布是任司马懿摆布,叫带人就带人,绝没有那么轴,可叫司马懿省了不少心。
因此,他便没去,只是留在城内坐阵!
他来也是有目的的,就是收服河内。不是收服张杨。张杨是张杨,他一人投效了,不代表整个河内都已经投效了!
所以司马懿的任务也重。
比如张杨身边的人心各异,以及城内的蠢蠢欲动,他心里都一清二楚!
而他八风不动的,等着风自来摧折,却果然等到了他想要等到的风!
吕布刚出城,他就收到了很多要来拜见他的帖子,他翻了翻,道:“多数都是以往略有些交往的人家。这些,冷处理吧,都避而不见。他们也是为了多下个注,将来,也有个保险。真的有重要的事,想要依靠他们,是靠不住的。见风使舵的人居多!”
世家多数如此,哪个势大,就讨好哪个呗!
如今要来见司马懿,其实说白了,就是套个旧交情,然后等于是买个保险。无非是花点小钱的意思,真用着了,那可是保了全家全族,若用不着,也是图个心安!
所以司马懿的意思,态度暧昧,像依也不像依,不明确回应,也不明确回绝,这样就行了!
这里面的分寸,帐下的文臣都是知晓的,因此都应了!
有一文士愕了一下,从几封拜帖之中掉出一封信来,看完面色便是一变,道:“这!”
“出了何事!?”司马懿观他们神色不对,便道:“可直言!”
“不知何人在这些拜帖之中夹了此帖,上面”一文士神色不自然,透着些许的慌张,觑了一眼司马懿,不安的道:“写了些不中听的话!”
司马懿神色平淡,取了过来瞧了一眼,上面写着: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天下若如司马者,道义尽失常也!做人不做司马懿,恐伤天理,反遭天谴!
司马懿看了,神色却无恙。内心虽有波动,但也没到叫人看出来的程度。
他此时更在意的反而是这些身边人的态度,看他们小心翼翼的,莫非在他们心中还是有潜意识以为,他对吕布有怨怼?!
这可不是好事!
司马懿心理有多强大,这是不用说的,一般人的心理素质是看到这一点会失控,甚至会愤怒,以至于迁怒都有,可他不是,他第一个想到的是,为何身边的人会以为他对此如此的在意?!
这心里已开始衡量开了,并且要怎么才能让他们以为他心里其实并没有失衡。
而如果表现的完全不在意,反而失真,叫他们以为自己深不可测,内心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