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布施之道,阴兵相助(2 / 3)

赤侠 红烧大黑鱼 2681 字 2023-02-20

,然而真相是,每一个凡人连续不断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一个又一个奇迹。 毕竟,凡人没有漫长的寿命,没有先天的大力,没有恐怖的神通,只有一双手,一颗心而已。 天界的会盟,很快就传到了人间,各方权贵,各地妖王,都是得知了这个消息。 地府之中,正在遭受不知道多少轮碾压的金甲鳄王刚重新恢复躯体,又被捣成了肉酱。 短暂的恢复之后,金甲鳄王有些惊诧地听着狱卒们传来的消息:“什么?!魏公被天界征讨?!” “可不是么,这次大王是天上的地上的全都得罪完了。人间的王侯要他的命,天界的仙君也要他的命。地府十国的大判们现在急得团团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哥儿,劳烦您去田庄走一遭,知会一声俺娘,说俺有个要紧事,想要跟她老人家说一说。” “忽律王这是又想娘了?” “害,这不是……” 咣叽。 嘎吱嘎吱嘎吱…… 不等金甲鳄王惨叫,三十丈的大鳄,直接被捣烂,血肉成浆,瞬息受罪。 许久之后,在回荡着的惨叫声中,一架无人抬着自行起飞的轿子,不多时落到了石磨地狱。 金甲鳄王最近多在此处受刑,有时候死得快,倒也还好,倘若一时半会儿石磨有些迟钝,那便是慢慢地看着自己腰身被磨成了肉酱,头脑却还是一片清明。 这光景,是最痛最惨的。 洪老太君降下轿子,摸了几个饼给看守、狱卒,然后道:“老身那痴呆憨儿可还好?” “这几日忽律王精神好多了,本以为受不起这磨盘碾压,会魂飞魄散呢。不曾想还真是强硬,竟是挺了过来。” “……” 老太太脸皮一抖,也不知道该庆幸还是难受。 过了血池,到了大磨盘之下,眼见着血浆成河,肉糜成山,老太太看了直接干呕。 但又为鳄鱼儿子感到心痛,只因金甲鳄王可不是干看着,而是要在这里呆足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换作阳间,那也是百几十年的酷刑。 洪老太君对阴间有大功德,在冥界种出了可以吃的粮食,让鬼民有了“繁衍生息”的根基,这份功德,足够让老太太在地府十国得到极大尊敬。 尽管老太太再三强调是因为魏昊,但对地府十国而言,那是两码事。 “我的儿,你……” 嘎吱。 一声脆响,金甲鳄王头颅被碾碎,脑浆子溅了一地,洪老太君脸色惨白,几乎就要惊叫出来,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在这里等候了一天,新的一天开始,金甲鳄王又从肉酱变成了三十丈大鳄,也就是这个时候,才有交流的机会。 “俺娘,魏公有难,您得出手相助啊!” “我的儿,我一个老太婆,就算有心,却也无力啊。” “娘!谁说您无力,整个阴间,除了魏公,您就是最有力的啊!娘,俺……” 嘎吱! 金甲鳄王话没说完,石磨又一次无情转动起来,将它研磨成了新的一池肉酱,残肢断臂也不会剩下,全都磨了个干干净净。 如此短暂的交流,经过了一个多月,金甲鳄王才算是把话跟洪老太君说完,老太太倒也没有犹豫,直接前往地府十国走了一遭。 此行,冥界诸多法王闻讯,皆以“觉者”身份相随,其中多有地藏王国之大德大能大贤。 凡洪老太君所到之处,必宣扬释门大义,言必称“波罗蜜多”。 老太太生前乃是“人瑞”,虽不信佛,却也有百年的善行,见这些个法王相随,她也不恼,横竖没见害了阴间鬼民,自然就不予理会。 只是有一日,有一法王,自称“落地觉者”,乃是一出生就有“智慧果”,此行地府十国,只为布施兆亿鬼民而来。 这法王每日将欠实、莲子相赠,每每送出,便开怀大笑,有鬼民问他,舍出去任多阴间口食之物,又怎会笑得出? 法王便说这就是“舍得”。 然而同时,老太太倒是每日不紧不慢熬些小米粥,她每日伺候着那些田,久而久之,已经能种出糜子,对日子紧巴巴的鬼民而言,能得一碗小米粥,已经是相当的惬意。 如是一碗又一碗,老太太熬多少粥,就给出去多少。 得粥的鬼民也大多都是穷鬼,吃了这碗粥,也是想着办法打工,攒了功德之后,再来挂账还粥。 今日一鬼得粥,为的是他日另有一鬼也能得粥。 一碗粥流转兆亿,不减反增,老太太也是喜笑开颜。 她虽读书不多,却也知道挂账,谁得了粥,谁又还了粥,她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些尖酸鬼便问老太太,既然都是出来送,又何必舍不得这一碗粥。 老太太也还是不恼,反而跟那些尖酸鬼道:“我一个老太婆,都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舍得不舍得的,一碗粥而已。只是老话说得好,有舍才有得,老太婆我记下的可不是谁喝了粥,而是喝粥的数有没有变少。变少了,那可见这阴间的日子,也算是好过了起来。” 此言一出,诸多尖酸鬼竟是化作一道青烟,直接转世去了。 而地藏王国出身的诸多法王,瞬间化作厉鬼,张牙舞爪冲向老太太,若非周遭数十万大鬼眼尖,还着实让这些厉鬼得了手。 待秦广城大判蒋判官来了之后,才知道这“乐善好施”的法王为何化作厉鬼,明明看上去犹如高僧大德。 “你们有所不知,冥界之中的修行,重性不重命,这法王修行的是‘布施’之道,以此积攒功德。但此道须有一样,‘布施’之时,必须舍得。嘴上说的不算,要们心自问,是不是真的舍得。如真舍得,自然可称布施;若有一丝不舍,便是虚情假意。” 蒋判官接着道,“阴间修行跟阳间大大不同,阳间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