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贤齐之后,是赵老师巩老师的《老将出马》。 这节目笑点乏善可陈,和巅峰时期的宫廷玉液酒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也就是恶搞了一下正大红大紫的泰坦尼克号。 赵老师站在拖拉机车头张开双臂,巩老师站在身后扶着腰身的镜头,可谓后世此类PS照片和短视频的开山鼻祖。 接着是一个歌曲联唱一个杂技表演,然后那句熟悉的声音响起: 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作为最受欢迎的春晚常客之一,牛冯组合虽然近年作品质量和赵巩一样下降不少,可国民级别摆在这,依旧稳稳占据相声类头把交椅,影响力毋庸置疑。 今年牛冯表演的节目叫《瞧这俩爹》,在稍后正月十五元宵晚会的《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里荣获相声类一等奖。 《瞧这俩爹》讲的是两不靠谱的爹和两个熊孩子的故事,剧本弱鸡,全靠表演加分,没经过互联网捶打的观众们的笑点也低,各种因素凑合着,还算成功。 “哎呀,牛哥,怎么才来?” “哎呀,烦死了,他们非请我吃饭。” 节目快速推进。 牛:谁捅出去的 冯:谁捅出去的?我也不能告诉你。我成叛徒了。我就不说是巩汉琳。 镜头给到台下坐着的巩老师。 牛:巩汉琳怎么这样?什么人呐!我找他去! 冯:唉 你甭找他,你找他他也不认。那孩子从小就像叛徒。为什么叫你啊? 第一个笑点来临,以林白药的级别,真的不好笑。 然而整个屋子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连外公大把年纪,也笑的前仰后合。 这就是春晚的魅力。 紧接着第二个笑点,牛顿。 第三个笑点,莱文斯基。 第四个笑点,第五个笑点…… 老艺术家就是老艺术家,掌控语言节奏,就能掌控舞台,掌控舞台就能掌控观众。 可惜还是那句话,本子太弱,逗乐可以,难以传世。 再过几年,观众记得小偷公司,记得点子公司,谁还记得瞧这俩爹? 只是林白药也没想着花小钱做的植入能火多少年,至少这下全国蹭来了知名度,业务部出去跑业务有个春晚的光环聚顶,铺货会变得十分容易。 牛:上回学校军训 你生怕孩子吃不饱 往孩子书包里塞了八个酱猪蹄儿 孩子白天不敢吃啊 晚上偷偷在被窝里啃 等这个猪蹄啃完了 第二天晚上做着梦 啃我儿子脚丫子 一边啃嘴里还一边嘟囔 今儿个这猪蹄儿怎么这么咸呐 冯:我说前段时间我儿子怎么老闹牙疼……嘿,你儿子好,你儿子嘴馋的跟你似的,最爱吃那个金箍棒辣条,白天哧溜哧溜炫一大兜,晚上做梦,啃我儿子手指头没害嘟囔着今个怎么甜了…… 牛:打住,打住,什么叫炫? 冯:不知道了吧? 他竖起手指当辣条,脑袋疯狂旋转,嘴巴哧溜作响,吃的那叫一个馋滑。 你永远可以相信冯老师的表演。 一本正经的滑稽透着让人捧腹的可爱,神似又生动。 屋子里的人哈哈大笑,林正道的笑声戛然而止。 “金……金箍棒辣条?” 他害怕自己听错,问旁边的石悦,道:“他刚才是不是说自己儿子喜欢吃金箍棒辣条?” 石悦也反应过来,惊讶的道:“对啊,是咱们的辣条。这,这怎么回事?” 外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道:“别慌正道,遇到难处大家想办法……” 林白药怕把老人吓出好歹,忙道:“是好事,外公,我爸他们的食品厂上春晚了。” “真的啊?” 外公高兴的端起酒杯,道:“当浮一大白!” 老中医习惯性养生多年,这一杯酒可是存了十年的量,当真是高兴的飞起了。 只不过这会没人喝酒,都死死盯着电视。 林白药懂事的用可乐和外公碰了碰,一老一小同时一笑。 节目还在继续。 牛:你吃,不,你炫东西跟我儿子真像,一模一样,这鼻子,这眼睛 冯:去,你跟你儿子才像! 牛:这不废话吗,我跟我儿子不像,难道我儿子跟巩汉琳像? 冯:哎,不一定,我记得巩汉琳也爱炫辣条 说完又是一套完整的炫辣条动作。 镜头再次给到巩老师。 巩老师笑的前仰后合。 牛:炫金箍棒辣条? 冯:对,炫金箍棒辣条 说着又要来那套炫的动作,被拉住了。 牛:行了行了,再炫就成孙猴子了,你说这厂家倒霉催的,叫什么不好,叫金箍棒。 广告传播其实很简单,就是制造一个重复的点,再用这个点疯狂轰炸受众,最后形成思维惯性。 比如炫这个字。 原出自东北,形容狼吞虎咽,而春晚又是东北方言流行全国的发源地,牛冯二人说了多次的“炫”,配合冯老师的魔性动作,洗脑程度不比后来卖拐卖车的“忽悠”弱。 林白药可以想象,明天开始,“炫”会成为开年第一个爆款汉字,人们提到炫,就会想到冯的动作,跟着想到金箍棒辣条。 这就是思维惯性。 这就是国人还很少接触的植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逗你笑,让你乐,嘻嘻哈哈就把广告推送到了千家万户。 牛冯两人拉回主题,继续说起熊孩子的事。 屋子里也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姐,姐夫,辣条都卖到京城了?” 石熙在宁安地产没日没夜的待工地,知道林小厨生意不错,可了解的不多。 总以为那是小孩子吃的玩意,卖的再多,几毛钱几毛钱的挣,和房地产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投入产出,属实有点瞧不上眼。 没想到名气大的连牛冯都给写进春晚节目里了。 与之相比,宁安地产算什么? 东江一隅的一个公司罢了。 林正道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