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栾城的信件送来,杜仲桥迫不及待的打开,自从孟浩离开京城,他一直都在盼着栾城的消息。当他看完信上的内容,特别的高兴。虽然没有当场,将连朔他们抓住,但这样更做实了连朔通敌叛国的罪名。若不是做贼心虚,为什么要拒捕逃走呢。还在逃跑的途中,残杀了数千的官兵,简直是罪大恶极。 在杜仲桥收到信件的时候,一份关于连朔通敌叛国,拒捕残杀数千官兵的奏章,放到了孝武帝的面前。看完信上的内容,孝武帝勃然大怒,立刻命令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和杜仲桥觐见。杜仲桥是来的最快的,他在看完信后,便在等着孝武帝的召见了。杜仲桥等着两位尚书来到,一起进入御书房。 行过礼后,孝武帝让太监将奏章读了一遍。听到奏章的内容,三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当然杜仲桥是装的,他不能让别人知道,他已经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 “陛下,连家世代忠良,为大周的江山抛头颅洒热血,断然不会做出通敌叛国的事情。还请陛下明察,不要信了小人的谗言。”兵部尚书徐晃不相信连家会通敌叛国,他对连朔是了解的,断然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徐大人,这奏章上都写的明明白白了,还有什么不信的。若真是清白的,为何要拒捕,还残杀了那么多的官兵。徐大人如此包庇这些叛贼,难道徐大人和他们是一伙的。”刑部尚书秦明冷冷的说道。 “秦明,你不要血口喷人。大将军在大周有声望,有地位,家中父慈子孝,他为什么要做这通敌叛国掉脑袋的事?实在是没有理由,请陛下明察秋毫。”徐晃分析道。 “这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这几年连失两子,说不准已经记恨上我大周了呢。况且,他的三子连云凯素来嚣张跋扈,我行我素,不将别人放在眼里,说不定就是这连云凯撺掇的。现在事实摆在面前,不信都不行。依微臣之见,应该立刻发布海捕文书,将这些叛贼抓捕到案,斩杀于菜市口,以儆效尤。”秦明说道。 “好了,不要再吵了。杜爱卿,你有什么看法?”孝武帝问向一直没有说话的杜仲桥。“陛下,微臣与连府是有恩怨的,宇儿和冰冰都是间接的死在连云凯的手中。即便如此,微臣还是相信大将军的为人,断然不会做出通敌叛国的事情。但他们拒捕的行为,又让微臣很是疑惑。微臣认为,当务之急是找到他们,只要找到他们,那忠奸便好分辨了。”杜仲桥说道。“好,这件事就让杜爱卿,全权负责,务必要将他们尽快的找出来。兵部和刑部全力配合杜爱卿,若他们再拒捕,杀无赦。”孝武帝说道,三人齐齐答应,然后退出御书房。 杜仲桥回到府衙,立刻发出一道道命令。命令汴州城城主,全力搜捕连家人员,可以先斩后奏。命令下发海捕文书,尤其是栾城到京城中间的城池,加大排查搜捕的力度,杜仲桥相信,连朔一定会进京申冤的。命令京城各城门口张贴连朔和连云凯的画像,对进城的人员进行严查。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发,连家通敌叛国的消息也快速的传播着。 很快,连家通敌叛国的消息,便在京城传开了。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都露出了惊讶,难以置信的表情。尤其是那些将军们,更认为这是谣言,连家世代忠良,是他们这些武将的楷模,怎么可能会通敌叛国呢。但当官府正式下发海捕文书的时候,这些将军都傻眼了。 连朔和连云凯前半段走的还挺顺利,但当海捕文书下发到各城池的时候。两人就不得不做些伪装了,为了避免被认出来,他们也是尽量的绕过城池,非必要不进城。“云凯,还有几天便能到京城了,你将爹送进京城,你便离开。你娘她们都需要你照顾,以后连家的重担就压在你肩上了。”在休息的时候,连朔说道。“爹,我不走,我答应娘了,会将你平安的带回去。以我现在的武功想要离开,他们拦不住的。”连云凯说道。“云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永远都不要自大自满。以后做事要尽可能的考虑周全,爹知道你现在也有自己的势力了,做事更是要周全,你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会葬送数百人,甚至更多人的生命。”连朔说道。“孩儿知道了。”连云凯虚心受教。 “这一路,我一直在想,会是谁与我们连家有这么大仇怨。现在爹想明白了,是杜仲桥。他这是将他儿女的死,都怪到了你的身上。他之前是尚书,没有绝对的把握可以致我们于死地,一直隐忍不发。现在权倾朝野,便对我们下手了。此人心机极深,想必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我们很可能会自投罗网,我可以死,但你必须得活着。”连朔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回去吧,我们可以暂时的隐姓埋名,以后有机会再申冤。”连云凯劝说道。“不行的,若我现在躲起来,那便做实了他们栽赃的罪名,以后想要申冤就没人信了。连家的声誉,不能毁在我的手里。我这一趟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只要我来了,便有人相信,连家是被栽赃的,那以后就有申冤的机会。”连朔坚定的说道。 “爹,总有办法的,我们